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中国历史全景>中国历史朝代

明朝

发布时间:2017-05-14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

明太祖朱元璋像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在进行统一全国战争的同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朱元璋为避免自己成为傀儡皇帝,在沿袭元的一部分规章制度的同时,又对中央机构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达到加强专制皇权的目的。

       洪武九年(1376年),朱元璋下令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1人,掌管民政财政,陆续在全国设立了13个承宣布政使司。此外,又在各行省设提刑按察使司,设按察使1人,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置都指挥使,掌管军事。此三者合称“三司”,但互不相属,直属中央。将中书省和丞相的职权分给六部,而六部尚书则直接对皇帝负责。

       朱元璋要求臣僚对他绝对忠诚,不允许他们有丝毫不忠之处。他常常派人侦察臣僚的言行。洪武十五年,又特设锦衣卫,下设镇抚司,有监狱和法庭,专司侦察、逮捕、审问、判刑等。

       为了禁锢人们的思想,明代一开始就实行文化专制制度。其一是通过科举制度。洪武四年,明朝开始设科取士。考试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文章要以朱熹的注解为依据,按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顺序进行论述,不许自由发挥,把知识分子的思想完全束缚在所谓孔孟之道的教条之中。对知识分子的另一种手段就是大兴文字狱。当过和尚、参加过红巾军的朱元璋生怕别人揭他的老底。即位后看到表章、诗文中有“僧”、“光”等及其同音字,即将作者诛杀。这种为维护其赫赫皇权而深文周纳的文字狱,使许多知识分子无辜遭祸。通过种种举措,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成为封建国家的独裁者。

一、国号

       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史称明朝、明代,清朝时称之为前明。

二、燕王夺权和迁都北京

明成祖朱棣像

        明太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分封制,把24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分封在腹地和边境,以“慎固边防,翼卫王室”。1398年,明太祖病死,长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当时诸王势焰,建文帝怕尾大不掉,便和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商议削藩。建文帝采纳了黄子澄的建议,先削了几个力量较弱的亲王的爵位,然后再向力量最大的燕王开刀。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眼看藩位被废的命运将降临自己身上,于是先发制人,起兵反抗朝廷。他以朱元璋在《祖训》中所言“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训示为由,指斥齐泰、黄子澄为离间骨肉的奸臣,须加诛讨,自称举兵为“靖难”。所以历史上称这一场朱家王室内部的夺权斗争为“靖难之役”。

       次年六月,燕军进入南京,宫中火起,建文帝不知去向。朱棣在南京即皇帝位,是为明成祖。

       北京是朱棣的发祥地,又是辽金元的故都,且便于控制全国政局,再加上当时运河已经疏通,可解决南粮北运问题,故朱棣虽已在南京登基,仍积极经营北京,开始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他要把北京作为首都。永乐十九年(1421年),宫殿基本建成,于是朱棣下诏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这一措施,对于巩固北方的边防和加强对全国的管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郑和七次下西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明太祖派沐英出兵云南平定西南时,年仅12岁的他被明军俘获,后在朱棣身边当侍童。朱棣当上皇帝,他成为太监,被赐姓郑,历事永乐、洪熙、宣德三朝,世称“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明时以婆罗洲(今文莱)为中心,将婆罗洲以西称"西洋",以东称“东洋”。郑和所到的地区大都在婆罗洲以西,所以俗称“三保太监下西洋”。

       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更离奇,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岂不可怕。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神仙。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那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他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出使国外。让谁来带这支队伍呢?当然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倒是个挺合适的人选。

       郑和,原来姓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云南一个回族家庭里。他的祖父、父亲都信奉伊斯兰教,还到麦加(伊斯兰教的主要圣地,在今沙特阿拉伯)去朝过圣。郑和小时候就从父亲那里听说过外国的一些情况。后来,他进燕王宫里当了太监,因为他聪明能干,得到明成祖的信任。这郑和的名字还是明成祖给他起的。但是民间把他的小名叫惯了,所以一直把他叫做“三保太监”,后来,有的书上也写成“三宝太监”。公元1405年六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少见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态度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国。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几次惊涛骇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没出过事。只是在船队回国、经过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旧港地方有个海盗头目,名叫陈祖义。他占据一个海岛,纠集了一支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听到郑和船队带着大批宝物经过,分外眼红,就和同伙计议,表面上准备迎接,趁郑和不防备,就动手抢劫。

       这个计谋被当地人施进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队告诉了郑和。

       郑和心想,我手下有二万兵士,还怕你小小海盗?既然你要来偷袭,就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他命令把大船散开,在旧海港口停泊下来。命令船上的兵士准备好火药、刀枪,严阵以待。夜深的时候,海面上风平浪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着几十艘小船直驶港口,准备偷袭。只听到郑和坐船上一声火炮响,周围的大船都驶拢来,把陈祖义的海盗船围住。明军人多势大,早有准备,把陈祖义杀得大败。大船上的兵士丢下火把,把海盗船烧着了。陈祖义想逃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郑和把陈祖义捆绑了起来,押回中国。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献上了俘虏。各国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高兴得眉开眼笑。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好处很多。所以打那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

       到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的那年,明成祖得病死了。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不到一年也死了。继承皇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由祖母徐太后和三个老臣掌权。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七次,国家花费太大,到国外航行的事业就停了下来。

       郑和的七次航行,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说明当时我国航海技术已经有很高的水平。通过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直到现在,那些国家里还流传着三保太监的事迹。

四、土木之变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监督臣僚,建立了一套特务机构,以伺察、追踪和捕击那些不忠的官民。朱元璋以后的皇帝,更是变本加厉,把明朝特务政治推上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朱棣夺取帝位后,为了镇压建文帝一派的官僚,除恢复锦衣卫外,又在永乐十八年(1420年)于北京东安门外设立东厂,由亲信太监掌管,皇帝直接指挥,专门“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与锦衣卫均权势。成化十三年(1477年),明宪宗又另设西厂,由亲信太监汪直掌领,其权势又远远超出锦衣卫和东厂。人们把锦衣卫、东厂这两个特务机构并称为厂卫。

       这一来,宦官的权力更大了。有一年,皇宫招收一批太监。蔚州地方的一个流氓,名叫王振,年轻的时候读过一点书,参加几次科举考试没考取,在县里当教官,后来因为犯罪,本来该充军,他听说皇宫招太监,就自愿进宫做了太监。宫里识字的太监不多,只有王振粗通文字,大家都叫他王先生。后来,明宣宗派他教太子朱祁镇读书。朱祁镇年幼爱玩,王振想出各种各样法子让他玩得痛快,朱祁镇挺喜欢他。

       明宣宗死后,刚满九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这就是明英宗。王振当上司礼监,帮助明英宗批阅奏章。明英宗一味追求玩乐,根本不问国事。王振趁机把朝廷军政大权抓在手里。朝廷大员谁敢得罪王振,不是被撤职,就是充军。一些王公贵戚都讨王振的好,称呼他“翁父”。王振的权力可算顶了天了。

       这个时候,我国北方蒙古族的瓦剌部强大起来。公元1449年,瓦剌首领也先派三千名使者到北京,进贡马匹,要求赏金。王振发现也先谎报人数,削减了赏金和马价。也先为他的儿子向明朝求婚,也被王振拒绝。这一来激怒了也先,也先率领瓦剌骑兵进攻大同。守大同的明将出兵抵抗,被瓦剌军打得大败。

       边境的官员向朝廷告急,明英宗慌忙召集大臣商量怎么对付。大同离开王振家乡蔚州不远,王振在蔚州有大批田产,他怕蔚州被瓦剌军侵占,竭力主张英宗带兵亲征。兵部尚书邝埜和侍郎于谦认为朝廷没充分准备,不能亲征。明英宗是个没主见的人,王振怎么说,他就怎么做,不管大臣劝谏,就冒冒失失决定亲征。

       明英宗叫他弟弟郕王朱祁钰和于谦留守北京,自己跟王振、邝埜等官员一百多人,带领五十万大军从北京出发,浩浩荡荡向大同赶去。

       这次出兵,本来从没好好准备,军队纪律涣散。一路上又遇到大风暴雨,没有走几天,粮食就接济不上,兵士们又饿又冷,还没有碰上瓦剌兵,已经叫苦连天。到了大同附近,兵士们看到郊外的田野里,到处都横着明军兵士的尸体,更加人心惶惶。有个大臣发现士气低落,劝英宗退兵,被王振臭骂一顿,还罚跪了一天。

       过了几天,明军前锋在大同城边被瓦剌军杀得全军覆没,各路明军纷纷溃退下来。到了这时候,王振感到情况危急,才下令退兵回北京。退兵本来是越快越好,但是王振却想到他老家蔚州去摆摆威风,劝英宗到蔚州去住几天。几十万将士离开大同,往蔚州方向跑了四十里地。王振又转念一想,这么多的兵马到蔚州,他家庄田里的庄稼岂不要遭到损失,又匆匆忙忙下命令往回走。这样一折腾,拖延了撤兵的时间,被瓦剌的追兵赶上了。

       明军一面抵抗,一面败退,一直退到土木堡(在今河北怀来东)。那时候,太阳刚刚下山,有人劝英宗趁天没黑,再赶一阵,进了怀来城(今河北怀来)再休息,瓦剌军赶来,也可以坚守。可是王振却因为装运他财产的几千辆车子还没到,硬要大军在土木堡停下来。土木堡名称叫做堡,其实没有什么城堡可守。明军大队人马赶了几天路,口渴得像火烧,但是土木堡没有水源。离开土木堡十五里的地方有条河,已经被瓦剌军占领了。兵士们就地挖井,挖了两丈深,也没找到水。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瓦剌军赶到土木堡,把明军紧紧包围起来。明英宗知道没法突围,只好派人向也先求和。也先一打听,明英宗带的明军人数还不少,要打硬仗,自己也要遭到损失,就假装答应议和,停止进攻。

       明英宗和王振信以为真,十分高兴,下命令让兵士到附近找水喝。兵士们争先恐后跳出壕沟往河边跑,乱成一团,将领们要制止也制止不了。这时候,早就埋伏好的瓦剌军兵士从四面八方冲杀过来,个个抡起长刀,大声吆喝着:“投降的不杀!”

       明军兵士一听,纷纷丢盔弃甲,狂奔乱逃。瓦剌军紧紧追赶,被杀的和被乱兵踩死的,不计其数。邝埜也在混乱中被杀死。

       明英宗和王振带着一批禁军,几次想突围都没冲出去。平时作威作福的王振,这时候却吓得直发抖。禁军将领樊忠,早就恨透了这个祸国殃民的奸贼,气愤地说:“我为天下百姓杀死你这个奸贼。”说着,抡起手里的大铁锤,朝着王振脑门一锤砸去,结果了王振的性命。樊忠自己冲向瓦剌军,拼杀了一阵,中枪倒下。

       明英宗眼看脱逃没有希望,只好跳下马来,盘着腿坐在地上等死。瓦剌兵赶上来,俘虏了明英宗。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作“土木之变”。

       这一场战斗,五十万明军,损失了一大半,明王朝元气大伤。瓦剌首领也先却更加骄横起来,北京也受到了瓦剌军的威胁。守卫京城的责任,就落在英宗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和于谦的身上了。

五、闯王起义

李自成农民起义

       明朝后期,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明朝统治危机四伏。天启年间,陕西连年水旱灾害,加上政府重征、地主盘剥,饥民遍地。天启七年(1627年)二月,陕西澄城知县张斗耀不顾农民死活,“坐堂比粮”。白水农民王二忍无可忍,率领饥民冲进县城,怒杀知县,从而揭开了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澄县一声惊雷,斗争风云很快席卷了陕北和陕中。1628年,府谷王嘉胤聚众数千人起事,王二从澄城赶来会合。接着,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宜川王左圭、苗美等,也纷纷起义。肤施人张献忠在延安起兵,号西营八大王。起义军的主要成分是贫苦农民,也有驿卒、哗变的士兵和手工业者等。斗争的烈火迅速蔓延到甘肃、山西。在农民起义的风暴中,杰出的农民领袖李自成参加了起义队伍。李自成出生在陕西省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在官僚地主家当牧童,备受凌辱。他 21岁时,父亲因贫病交迫死去,他生活无着,到银川驿当了一名马夫。后因地主艾举人欲加迫害,怒火中烧的李自成遂杀死艾举人,投奔起义军。李自成从小练就一身好武艺,善于骑射,且膂力过人,又有胆略,很快就当上了义军的队长。1631年,他又投奔“闯王”高迎祥,号称“闯将”,自率一军。

       崇祯二年(1629年)三月,明廷以杨鹤为三边总督,对农民起义军实行剿抚兼施、以抚为主的政策。招抚失败,明朝廷改用洪承畴为总督,后又提升他为兵部尚书,命他统率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和湖广各路官军,对起义军进行大规模的围剿。十三家七十二营农民军领导人聚会河南荥阳,商讨作战方略。李自成提出了联合作战、分兵迎击的战略思想,得到了各首领的赞同,于是兵分五路,迎击官军。农民军团结一致,各路大军取得节节胜利,直接威逼凤阳、南京。明王朝恐慌万状,继续增兵。1636年,高迎祥不幸被捕牺牲,1638年,张献忠又一度受抚于明朝,起义军陷于困难境地。但当明军忙于应付自东北南下的清军时,起义军又恢复了生机。李自成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1641年,“闯王”李自成率起义军攻破洛阳,杀福王朱常洵。接着李自成领军进围开封,歼灭明军主力。1643年,李自成在襄阳自称“新顺王”,创立新顺政权。1644年,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建立“大顺”国。在攻下太原、大同、宣府、居庸关、昌平后,大顺军于同年三月,攻占北京。崇祯帝在煤山自缢,统治中国达270多年的明王朝宣告灭亡。不久,张献忠也在成都称帝,建立“大西”政权。

       李自成进京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政权建设。中央机构基本上因袭明朝,有的只改换名称。与此同时,对罪大恶极的大官僚大地主加以镇压,并用暴力逼迫明朝贵戚大臣、贪官污吏交出平日剥削来的金银财宝。在“均田”口号的推动下,某些地区的农民夺取了土地。但是,由于军事上节节胜利,大顺领导者竟滋长起骄傲麻痹思想,以为明朝覆灭,天下从此太平了。对于盘踞在江南的明朝残余势力,只派少数军队出征。对于屯兵山海关的吴三桂更抱着幻想,以为只要用金钱和封爵招抚就可以使他为大顺守卫山海关。一些大将开始追求享乐,把战斗任务丢在一边,有些士兵也想富贵还乡。所以,当吴三桂引狼入室,清兵入关之时,大顺军猝不及防,一触即溃。永昌元年(1644年)四月三十日,大顺军撤出北京,在清兵追击下,连连败退。次年四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不幸身亡。1646年冬,张献忠在西充凤凰坡兵败牺牲。明末农民大起义失败了。

       明末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使封建制度和法纪受到了一次严重的冲击,封建生产关系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调整,为17世纪后期和18世纪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明末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六、外交

七下西洋

       为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朱棣派郑和出使西洋。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航海,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出使西域

       同时又派遣吏部验封司员外郎陈诚出使撒马儿罕、吐鲁番、火州等西域十八国,并著述《西域番国志》、《西域行程记》等。加强了明朝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上的往来,为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海禁政策

       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中国沿海地区,被称为倭寇。为防倭寇,朱元璋颁布了海禁政策。 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于市舶,遂罢之”。合法的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厉限制。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些奸商,与倭寇相勾结,共同走私、抢掠分赃,倭患愈演愈烈。

东南倭乱

       明朝派戚继光到浙东抗倭。他率领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抗倭斗争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东,与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连续重创倭寇。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剿清。

       倭寇平息后,朝廷有鉴于对外贸易对沿海居民的重要性,逐步解除海禁,使民间走私贸易逐步正当化,国际贸易使中国进入了逐渐成形的世界贸易体系之中。

上一条:元朝
下一条:清朝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