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中国历史全景>中国历史朝代

南宋

发布时间:2017-05-14

       南宋(1127-1279年)是北宋覆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三年。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在抗金老将宗泽的支持下,宋徽宗第九子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杭州),史称此后的宋朝为南宋。

       南宋初年,宋金之间依然争战不断。1141年以后,宋、金之间的战争暂告结束,南宋政局渐趋稳定,社会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当时,北方人纷纷迁移到南方来,使江南的劳动力有所增加。南宋王朝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错综复杂的情况下,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权,注意安定人心,恢复生产,充实财源。通过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南方经济发展迅速超过北方,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这段时期处于高宗绍兴年间,史称“绍兴中兴”。

一、靖康之耻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宋徽宗见辽国力衰弱,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联金灭辽事宜。宋攻燕京,大败而回。金攻陷临潢府,辽亡。宋付上巨额赎款给金,以换取燕京等地,其后金兵南下,趋东京开封府。钦宗即位,与金人和议,金人解兵北归。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东京(今河南开封),掳走两宗和皇室大臣千余人北去,史称靖康之祸,北宋就此灭亡。

二、岳飞北伐

       南宋政权建立之后,再也不提抗金之事。1130年,金将兀术率兵追击宋高宗到达明州(浙江宁波),宋高宗又从海上逃到温州。金兵下海追赶300里,因遇大风雨而退。后来南宋军民奋起抗击,金兵北撤。1138年,南宋与金议和,定都临安。

       金朝为加强对黄河以南新占地区的统治,命南宋叛臣刘豫建立“大齐”,又放宋朝旧臣秦桧南归,企图从内部破坏抗战力量。秦桧以谎言取信高宗,后被任命为宰相。

       金兀术一派掌握金朝大权后,于1140年又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命令岳飞、韩世忠等将领抵敌。在刘锜和陈规的领导下,宋军以逸待劳,以少胜多,取得了顺昌(安徽阜阳)大捷。韩世忠的部下收复了汝州(河南临汝),吴璘挫败了金兵入川的企图。

       岳飞率部从驻地德安府(湖北安陆)出发北进,在河南地带布置口袋形防线,由部将王贵、张宪、徐庆、牛皋、杨再兴等领兵,从东、西、南三面包围金兵。岳飞又派将暗渡黄河,联络北方武装力量,掀起两河抗金高潮。当各路将领分头出击的时候,岳飞在郾城(河南郾城)与金军进行大会战。岳飞亲率骑兵参战,大破金兵,取得郾城大捷。眼看“金贼必亡之日”即将到来,岳飞上书要求高宗命令各路大军齐心北上,收复北方领土。但高宗惧怕收复中原,迎回徽钦二帝后,丧失自己的皇位,因而在秦桧怂恿下坚持停战求和,要求全线撤兵。

       秦桧以高宗名义,一天连发12道紧急命令,勒令岳飞退兵。岳飞悲痛万分,痛惜“十年之功,废于一旦”,百姓也是嚎啕大哭。岳飞返回宋廷,即被解除了兵权,1142年1月,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这位出身河南贫苦农家的抗金名将,饮恨而死。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签订“绍兴和议”,南北对立的局面又暂时稳定下来。

       金兀术死后,完颜亮篡权夺位,迁都开封。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以号称百万的兵马,兵分四路,大举南下。淮东海滨的宋方水师将领、旧属岳飞部下的李宝与苏北鲁南的义军魏胜相配合,大败金兵。其中最大的一次海战,在密州胶西县陈家岛(山东日照东面海中)进行,把企图南下袭击临安的金朝水师全部消灭。荆襄一线的宋军,收复了唐、邓及其他一些州县,凤翔大散关一线的宋军,也收复了秦、洮、陇、商等州。北方各地义军的反金斗争,也风起云涌。

       金朝内部失和,留守开封的完颜雍乘机自立为帝,为金世宗。完颜亮得知之后,急于北归,拟于十一月初八日从采石渡江北上。宋军在虞允文率领下,在北岸杨林河口截击,金方船小兵多,运棹不便,宋方的车船却往来如飞,又使用“霹雳炮”轰击,把金兵打得大败而逃。完颜亮采石渡江失败后,被部将射杀。

       1162年夏,宋高宗传位给赵昚,即为孝宗。孝宗即位后,为岳飞冤案昭雪,并起用抗战派张浚,锐志恢复。但张浚是一个书生,将略实非所长,1163年,与金兵战于符离,大败,损失惨重。于是主和派又得势,于1164年与金签订了“隆兴和议”。

       此后,宋金休战40多年。13世纪初,金受到蒙古族的侵逼,内部又有各族人民的反抗,南宋重臣韩侂胄乘机对金用兵,于1206年,分道北进,初时收复了一些地方,不久金援兵南下,宋军又吃了败仗。主和派竟杀死韩侂胄,函其首给金朝以求和。1208年,宋金又签订“嘉定和议”。

       宋金和战半个多世纪,百姓生灵涂炭,宋廷终究无法收复失地,沦陷区的人们年年翘首南望,眼穿泪尽仍未见王师来到。爱国诗人陆游只能叹息: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孝宗图兴
 

       宋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初,南宋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抗击金兵,使其损兵折将,同时,金统治集团发生了内讧,金兵撤军北还。宋军乘势追击,收复了许多州县,各地义军也纷起响应,打击金兵,形势对宋非常有利。此时,一心想着主和的宋高宗赵构既不敢继续抗金,又难于继续推行投降政策,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于是有意把重担交给养子——皇太子赵昚。

       赵构以前有一子也叫赵昚,“苗刘之变”被拥立为小皇帝,事件平定后,不久就夭折了,而赵构在“维扬之变”时受了惊吓,生育能力丧失,故此一直没有后嗣。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赵构选秀王赵称6岁的儿子伯琮入宫,赐名瑗;绍兴三十年(公元1160年),又更名玮,立为皇子;绍兴三十二年,又更名昚,立为皇太子。伯琮是赵匡胤的七世孙,赵德芳后人。六月,高宗自称太上皇,退居德寿宫,赵昚即位,这就是宋孝宗。这一年是壬午年,由此被称为壬午内禅。

       孝宗在位27年,对恢复故国念念不忘,即位之初就诏令为因主战而蒙冤的岳飞等人昭雪,极大地鼓舞了主战派的斗志。

       孝宗尽管胸怀大志,但处处受到太上皇赵构的牵制。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赵构去世后,他已年至花甲,恢复中原的信心已淡薄,于是在1189年退位,当了太上皇。

四、偏安东南

       宋室南渡之后,各族人民希望国家振作起来,收复北方失地,维护国家统一。但“绍兴和议”后,宋高宗和秦桧实行封建专制主义,主张抗金的文武官员,不论职位高低,都先后遭到打击和迫害。岳飞被害后,其家属和后裔被驱逐到岭南,家产全被抢走,岳家军的将领有的被杀,有的被罢斥,有的被编管,弄得四处离散。大将韩世忠和刘锜亦遭排斥。宋高宗和秦桧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向金屈膝求和。

       南宋政权在金人面前,懦弱无能;在百姓面前,却是蛮横凶残,肆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榨。

       大好的江南河山,成为赵家皇室、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天堂”。

       宋南迁后,皇族和文臣武将等拚命抢占江南的肥沃土地,建家立业;一般官僚地主利用战乱兼并土地;富商大贾采用以末求富、用本守之的办法,也大量购买土地。长江下游的大片圩田,全被世豪之家所霸占。奸相秦桧,在家乡南京有永宁庄、荆山庄等许多田庄;投靠秦桧的张俊,绍兴末年侵夺20多个田庄,分布于12个县。他们独霸的土地每人不下六七十万亩,“绵亘数百里”。许多农民失去土地,成为佃农,南宋的客户比例超过了北宋。不仅农民自己开辟的田地被权贵们占有,就是淮南前线的士兵们开垦出来的荒地,也落于将帅之手,成为私人的田庄。为增加赋税收入,理宗时,贾似道在部分地区实行“公田法”,即政府向私人收买超过限额规定田亩的1/3,充作公田。表面上这似乎对农民有利,但在实施过程中,农民的小块土地也被强行收买,使土地问题更趋严重。

       南宋王朝偏安江南,其控制地区比北宋小得多,但统治集团的挥霍并不减少,加上巨额军费及输纳给金的岁币,财政支出反比北宋增加,人民遭受到沉重的赋税剥削。南宋增加了不少赋税,在正税(夏税和秋粮)之外,巧立各种名目,税外有税,如“经总制钱”、“月桩钱”、“曲引钱”、“卖纸钱”等等。所谓“经总制钱”,即规定民间一切钱物交易,每贯须交政府56文。经总制钱占南宋每年货币总收入的1/4。“月桩钱”是借口供应军事开支,勒令各州县按月解送的杂税。民间诉讼,“不胜则有罚钱,既胜则令纳欢喜钱”。此外,还有菜、盐、酒等专卖以及矿冶和其他杂税等。老百姓在繁重的赋税压榨下被剥肤摧体,几乎膏血无余。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农民不得不起来进行反抗。

       南宋时期,以农民为主体,包括士兵、茶贩、盐贩、少数民族的各种武装起义,大小约200多次,遍及江浙、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各地。其中较著名的有赖文政、李元砺、陈三枪领导的起义。

       淳熙二年(1175年),南宋统治者垄断茶叶专卖,禁止私人贩茶,湖北茶贩赖文政率农民起义,斗争浪潮波及今湖北、湖南、江西、广东等广大地区,历时四个月,后被江西提点刑狱辛弃疾所镇压。嘉定二年(1209年),湖南郴州瑶族人民在李元砺领导下起义,他们进兵江西,南下广州,屡败宋军。绍定五年(1232年),江西赣州农民在陈三枪领导下举行起义,活动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处十几个州县。六年后,陈三枪被俘牺牲,起义失败。

       尽管外有异族入侵,内有农民起义,南宋统治者依然忘乎所以地过着腐朽糜烂的生活。他们在临安等繁华城市大肆挥霍,花天酒地。当时有人作诗曰:“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斥责南宋统治者忘记了国恨家仇,整日沉醉于湖山之间。

知识拓展—岳母刺字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还鼓励他好好儿锻炼身体。岳飞勤奋好学,不但知识渊博,还练就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鼓励儿子报效国家,并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诲,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每次作战时,岳飞都会想起“精忠报国”四个大字,由于他勇猛善战,取得了很多战役的胜利,立了不少功劳,名声也传遍了大江 南北。

       岳飞还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都严格遵守纪律,宁可自己忍受饥饿,也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岳家军”的士气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在一次岳家军与金军的战役中,当岳家军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四十五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 山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而自己的王位就保不了,因此和奸臣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秦桧还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

       岳飞死时只有三十九岁。他一生谨记母亲的教诲,即使在死的那一刻,也没有忘记母亲“精忠报国”四个字。

上一条:北宋
下一条:辽西夏金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