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中国历史全景>中国历史朝代

东晋

发布时间:2017-05-14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宗室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政权,建都洛阳的西晋覆亡,史称东晋,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东晋三朝元老—王导

       永嘉之乱后,中原人纷纷南迁。司马睿在晋朝贵族与江东大族的支持下于317年称晋王。318年,司马睿在建业正式称帝,建立东晋。

       东晋依托长江割地以自保;而北方则陷入军阀豪强强大混战的局面。在此后135年间,北方先后出现了成汉、二赵、三秦、四燕、五凉、夏等16个政权为代表。这一时期被称为“十六国时期”。420年,宋公刘裕废除晋安帝,建立刘宋,进入南北朝时期。

一、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

       司马睿(276年—323年),字景文,东晋开国皇帝(318年—323年在位)。晋宣帝司马懿的曾孙,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晋武帝司马炎从子。司马睿出身于西晋皇族。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与司马睿是叔侄关系。祖父司马伷为司马懿的庶出之子,魏帝曹芳正始年间,始受封为南安亭侯。嘉平初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从而控制了曹魏政府的实权。司马懿为代魏准备条件,分别派诸子出任境内几个重要地区的都督。司马颙以宁朔将军之职坐镇邺城。邺城是曹操封魏时的都城,曹魏王公的聚居之地,素为屯兵屯粮的重镇。司马颙被委镇此地,反映了司马懿对他的重视。在魏世,司马颙还先后担任过散骑常侍、右将军、监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征虏将军等职。西晋开国后,又历任尚书右仆射、抚军将军、镇东大将军、假节、都督徐州诸军事等职,初封东莞郡王,后改封琅邪王。平吴之役,司马颙率军出涂中,立有大功,遂进拜侍中、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并督青州诸军事等职。父司马觐为司马颙长子,初拜冗从仆射,后袭爵琅邪王。一生无突出事迹。

       咸宁二年(276),司马睿生于洛阳。太熙元年(290)司马觐死,年仅十五岁的司马睿依例袭琅邪王爵。同年四月,晋武帝司马炎去世。继立的司马衷鲁愚迟钝,无力驾驭政局,统治阶级内部为争夺最高权力展开了极端残酷的攻杀。在动荡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处于帝室疏族地位的司马睿无兵无权,为避杀身之祸,他采取恭俭退让的方针,尽量避免卷入斗争的旋涡。在洛阳,司马睿交结密切的朋友只有王导。王导,字茂弘,出身于北方头等士族的琅邪王氏,公认的名士领袖王衍是其族兄。王氏家园所在的琅邪国,是司马睿的封国。司马睿的琅邪国于司马越的东海国相邻,都在徐州。当司马越收兵下邳,准备西迎惠帝时,起用琅邪王司马睿为平东(后迁安东)将军兼徐州诸军事,留守下邳,为他看管后方。司马睿受命后,请王衍从弟、参东海王越军事的王导为司马,委以重任。永嘉元年(307年)九月,司马睿偕王导渡江至建邺。晋室政治中心,自此逐渐南移江东。永嘉南渡后,王导始终剧机枢之地,王敦则总征讨于上游,王氏家族近属居内外之任,布列显要者人数甚多。以王导、王敦为代表所构成的王氏家族势力在当时是非常牢固的。当时,民间流传着一句话:“王与马,共天下。”意思是:东晋的大权,由王氏同皇族司马氏共同掌握。

       王敦掌握军权后,便不把晋元帝放在眼里。晋元帝也看出了王敦的骄横,于是渐渐疏远了王氏兄弟,另外启用其他大臣,来巩固君权地位。

二、桓温北伐

       桓温,淮国龙元(今安徽怀宁西北龙元集)人,具有雄才传略,志在北伐中原,统一全国。前秦皇始四年(公元354年)二月,桓温率4万大军从江陵出发,经襄阳,出武关,越秦岭,大军直指关中,讨伐由氏族人苻氏建立的前秦政权。这是桓温第一次北伐。

       前秦王苻坚派太子率5万大军与晋军对抗。这年四月,晋、秦两军大战于蓝田,秦军大败。恒温率军占领灞上,抵达前秦都城长安的郊区。当地老百姓纷纷牵牛担酒前来犒劳晋军。老人流涕道:“不图今日复见官军”!六月,因军中缺粮,桓温被迫从控关退兵。秦军跟踪追击,晋军损失1万多人。

       寿光二年(公元356年)六月,桓温进行第二次北伐,从江陵发兵,向北挺进。八月,桓温挥军渡过伊水,与羌族首领姚襄军二次战于伊水之北,大败姚襄,收复洛阳。桓温在洛阳修复西晋历代皇帝的陵墓,又多次建议东晋迁都洛阳。东晋朝廷对桓温的北伐抱消极态度,只求苟安东南,无意北还,桓温只得退兵南归。到前燕光寿三年(公元359年),中原地区被慕容氏的前燕政权所占领。建熙四年(公元363年),桓温被任命为大司马,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第二年又兼扬州刺史。桓温身为宰相,又兼荆扬二州刺史,桓温尽揽东晋大权。

       前燕建熙九年(公元369年),桓温利用执权之机,发动了第三次北伐,讨伐前燕政权。这年四月出发,六月到金乡(今山东金乡)。桓温率水军经运河、清水河进入黄河,一直进军至枯头(今河南浚县西南,黄河重要渡口)。前燕王任命慕容垂为大都督,率5万军队前往抵御,将晋军粮道截断。桓温被迫从陆路追击,慕容垂率8000轻骑兵追击,将晋军打得溃不成军,斩晋军3万余。桓温败归后,所收复的淮北土地重又丧失。

三、淝水之战

       建元十二年(公元376年)前秦统一北方后,与东晋决战于淝水。淝水之战以前秦的惨败和东晋的大捷而结束。

       建元十九年(公元383年)七月,苻坚不顾群臣反对,举大军攻晋。八月,苻坚发动百万大军南下,水陆并进。九月,苻坚的弟弟苻融率30万大军到达淮河前线,进攻寿阳(今安徽寿县)。东晋宰相谢安遣尚书仆射谢玄为大都督,以徐、宽二州刺史谢立为前锋,率军8万前往迎敌。又命龙骤将军胡彬率水军5千援救寿阳(今安徽寿县)。

       十月,秦军前锋渡过淮水,攻占寿阳,生擒晋平虏将军徐元喜。晋将胡彬得知后退保陵石。苻融令将军梁成率兵5万屯驻洛涧,截断淮水水道,使胡彬无法东撤,苻坚为消灭胡彬部,亲率兵8千自项城赶赴寿阳,并派出东晋降将朱序劝降晋军。朱序向谢玄建议,利用秦军尚未集中之机出击,大破秦军。谢玄接受朱序建议,于十一月初命前锋刘牢之率北府精兵5千,渡过洛涧击败秦军,阵前斩杀秦将梁成。秦军溃退回淮水,士卒溺死者1.5万人。刘牢之乘胜追击,生擒秦扬州刺史王显等。秦军败兵退逃往寿阳。

       晋军乘胜推进,至淝水(古作肥水,流经安徽寿县入淮河)东岸与前秦隔河对峙。苻坚登寿阳城,见晋军部队严整,又疑八公山上草木皆兵,心怀恐惧。谢玄要求秦军将阵地后移,让晋军渡过河来决战,苻坚企图在晋军半渡时袭击之,便率军后退。岂料秦军一退便不可止,军阵大乱,朱序又连连大呼“秦军败矣”,晋军乘机进击,前秦士兵不敢接战,鲜卑、羌族将领盼望苻坚战败,坐视不救,秦军大败。苻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逃回淮北。秦军回到洛阳已不足10万,只有出兵时的1/10。

       淝水之战,晋胜秦败,东晋政权仍得以延续下去,而苻坚却再无力统一北方。385年,西燕军队围攻长安,苻坚被杀,前秦政权延续到394年终于灭亡。各割据势力争城夺地,北方又成为征战的场所。

       北方的战祸给老百姓带来极大痛苦。但是,另一方面,各民族交错杂处,接触频繁,也促进了各族之间的融合。各民族间的斗争和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却为以后的共同发展创造了某些有利条件。

四、孙卢之乱

       东晋朝的崩溃,桓玄为盟主的诸藩镇,占据建康以西的州郡,朝廷政令只能施行在东方的会稽、临海、永嘉、东阳、新安、吴县、吴兴、义兴八郡,一切残酷的剥削自然也集中在八郡民众的身上。司马元显为防御王恭等人的进攻,调东方诸郡“免奴为客”人集合建康充当兵役,号称“乐属”。这又引起地主和佃客的怨恨。

       五斗米道徒士族孙恩乘民心骚动,399年,从海岛率徒党百余人攻破上虞县,又攻破会稽郡,部众骤增至数万人。其余七郡同时起事,攻杀晋官吏、响应孙恩,不到十天,孙恩有众数十万人。孙恩的徒党号称“长生人”,是一群奉五斗米道的亡命无赖。孙恩和这群人专事屠杀掳掠,破坏不遗余力。会稽是王羲之谢安等北方士族聚居的名郡,吴郡、吴兴是南方士族的中心居地,这三郡号称三吴,是东晋朝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当然,士族所在地的民众,受士族的压迫是说不尽的,对士族的仇恨自然也是难以抑制的,愚蠢而疯狂的野心家孙恩等人利用民众的积怒,纵徒党杀人,甚至婴儿也不能免死。

五、桓玄之乱

       正当东晋朝全力攻击孙恩的时候,桓玄乘机吞并上游诸藩镇,占有东晋三分之二的土地。三吴破败,东晋朝失去了依靠,成为仅有空名的朝廷。桓玄认为灭晋称帝的机会到了,与孙恩军逼近建康同时,桓玄在江陵聚众,谋夺取建康。402年,司马元显发兵要进攻桓玄,桓玄军却顺流而下,攻入建康,杀司马道 子司 马元显,政权全归桓玄。404年,桓玄废晋安帝,自立为皇帝,国号楚。

       东晋朝是王、谢、庾、桓四大族势力平衡下的产物,王谢庾三族相继衰落,桓氏成为唯一的大族,骄奢淫昏毫无才能的桓玄便轻而易举地消灭了东晋朝。

       孙恩乱后,东方诸郡大饥,一向腐朽的士族中人,这时候披着精制的罗衣,抱着心爱的金玉,关着大门整家整家地饿死。他们连掘些草根充饥的本领也没有,当然不会有人起来和桓玄争夺帝位。但是,桓玄也是腐朽已极的一人,他不可能维持既得的地位,当时存在着一个能够消灭桓族势力的人物刘裕。

上一条:西晋
下一条:南北朝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