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经典必背> 《左传》选篇> 5、阴饴甥对秦伯 难度cl-6.1字数265
  •     【译文】鲁僖公十五年十月,晋国的阴饴甥会见秦伯,两国在王城结盟。

        【译文】秦穆公问他:“你们晋国内部意见和协吗?”阴饴甥说“不和。小人以失去国君为耻,又因丧失亲人而悲伤,不怕多征赋税,舍得花钱添置武器盔甲,并且拥立太子姬圉继任国君。他们说:‘宁肯奉事戎狄,也得报这个仇。’君子则爱护自己的国君,但也知道他的罪过。他们也不怕多征赋税,舍得花钱添置武器盔甲,却是为了等待秦国的命令。他们说:‘宁可牺牲,一定得报答君王的恩德。’这样,意见就不一致。”秦穆公又问:“你们对国君的命运有什么看法?”阴饴甥说:“小人发愁,认为国君不免灾祸;君子宽心,以为国君必定回来。小人说:‘我对秦国太无情了,秦国岂肯还我国君?’君子说:‘我已认罪了,秦国必定还我国君。’他背叛了,就抓起来;他认罪了,就放回来。恩德再没有比这更厚的了,刑罚也没有比这更威严的了。内心臣服的自然感恩怀德,那怀有二心的也会畏惧刑罚。这一仗如此了结,秦国真可成就霸业了。不然的话,当初帮他回国登位,又不让他安于其位;后来废了他的君位,又不让他复位,以致原来施的恩德,反变成仇恨,秦国总不会出此下策吧!”秦穆公说:“你讲的正合我心啊!”马上就让晋侯改住宾馆,赠送七牢,以诸侯之礼相待。

    文章解析
        文章讲述了晋大夫阴饴甥作为代表和秦穆公谈判的过程。晋献公晚年,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晋献公死,骊姬子奚齐继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杀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晋臣丕豹逃到秦国,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648年)晋国旱灾,秦穆公运了大量粟米给晋。十四年(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乘机出兵,于次年攻秦。双方在韩原大战,秦军最终生俘晋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 

        秦伯是个深藏不露,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一开口就问“晋国和乎?”看似语调平平,无异于家书中的问候之言。实则暗含玄机,以静观动,默视晋国的民心向背, 在月明风清的背面隐埋层层杀机。回答 “不和”不是等于把自己的缺陷暴露给敌国吗。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吕甥正是这样答复秦穆公的。全文就是在这种惊极险极的氛围中展开的。吕甥的回答“不和”体现出临危不乱的丈夫本色,同时也充分地显示了晋人在败后的自信心。 

        穆公听了吕甥“不和”的回答,知道晋人威凛不可侵,于是又打起晋惠公的念头,但鉴于晋人志气不减,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因此加以试探:“国谓君何?”吕甥仍以小人君子之口予以回答,称小人以为秦国残忍,决不会轻易放过惠公,——这和上文的伏笔“以立圉也,曰:‘必报仇’”是一致的——君子则很放心。穆公为了做吕甥说的“君子”而不愿做“小人”,只好言不由衷地赞同了吕甥的说法,实则同意了吕甥的一切主张。。阴饴甥在这时奉命到秦国求和,实在尴尬得很。但是,他在回答秦穆公的时候,巧妙地将国人分为“君子”、“小人”两部分,一正一反,既承认晋侯不是,向秦服罪;又表明晋国的士气不可轻侮。软硬兼施,说得不亢不卑,恰到好处,是一篇出色的外交辞令。 

    《左传》作者及艺术特色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十五年》,《左传》,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一、《左传》作者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作者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二、《左传》思想观念
        《左传》的思想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即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是儒家政治思想以及观念的反映。

    三、《左传》艺术特色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服虔、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文中主要人物

    【秦穆公】
        (?—前621年)春秋时代秦国国君。嬴姓,名任好。在位三十九年。谥号穆。在部分史料中被认定为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非常重视人才,其任内获得了百里奚、蹇叔、丕豹、公孙支等贤臣的辅佐,曾协助晋文公回到晋国夺取王位。周襄王时出兵攻打蜀国和其他位于函谷关以西的国家,开地千里,因而周襄王任命他为为西方诸侯之伯,遂称霸西戎。 

    【吕甥】    
        吕甥,并非姓吕名甥,吕是他的采邑,甥是指他是晋惠公的外甥,其实他的名字叫饴,字为子金。吕甥是一个很有智慧、也很有政治抱负的人。 吕甥是献公的外甥,夷吾的表兄弟;郤称,是却芮的本家。二人是夷吾安插在国内的支持者。事变后,二人也火速派亲信蒲城午到梁国送信,并谋划回国即位事宜。但在当时而言,晋国内部的实力派是里克和丕郑,吕甥、郤称不足与其抗衡,而且他们还是重耳的支持者,为了成功,吕甥给夷吾献计,一方面,许诺给秦国重贿,争取支持;同时,由吕甥、郤称在国内运作,争取立夷吾为君。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