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经典必背> 《文言名篇》选集> 19、石钟山记 难度cl-10.0字数598
  •     【译文】《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译文】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译文】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石钟山记》文章解析

        本文以记游为题,内容也以描写山水为主,但此游的旨趣却在对石钟山命名由来的考证,并以此为切入点,阐发凡事须目见耳闻,不可臆断的哲理。

        全文思路围绕石钟山命名之谜逐层展开:第一段,围绕石钟山命名引出两桩疑案,是为设疑。第二段记叙探明真相的过程,是为破疑。第三段分析石钟疑案形成的原因,是为析疑。一个“疑”字贯穿全篇,是全篇文眼。不论记叙、描写,还是议论、抒情全都围绕它着墨,所以文章写得很集中,结构显得很紧凑。

        文章用字讲究分寸,极为准确传神。如对郦道元的说法,只说“人常疑之”,因为“郦元所见,殆与余同”,只不过“言之不详”,故作者为其"简"而叹惜。对李渤的说法,却说“余尤疑之”,由“人”而“余”,由“疑”而“尤疑”,这是因为李渤“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以斧击石便“自以为得之矣”,故作者因其 “陋”而讥笑。

        有针对性的描写,是这篇文字的一大特点。为了强调要做到目见耳闻,就要敢冒风险,就要有勇气“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为此,作者着力地描写夜泊绝壁的恐怖气氛:侧立的大石如猛兽奇鬼的怪影,各种令人心动欲还的怪声,不要说是苏轼,就连当地经验丰富的舟人都为此“大恐”。短短几十字就营造出使人心惊胆战的效果,为说明探求真理不可畏难的道理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嘉祐六年,应制科,入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除判登闻鼓院,试馆职,除直史馆。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为开封府判官。熙宁四年,通判杭州。熙宁七年,知密州。熙宁十年,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年),移湖州,因诗文触忌被劾,赴御史台狱,岁末,谪黄州。元丰七年,移汝州安置。次年,得请常州居住,知登州,除起居舍人,至京师。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为中书舍人,除翰林学士。元祐二年,兼侍读。元祐四年,知杭州。元祐六年, 为翰林学士承旨,知颍州。元祐七年,知扬州,除兵部尚书,改礼部尚书。元祐八年,知定州。绍圣元年(1094年),谪惠州。绍圣四年,谪儋州。元符三年 (1100年),北还。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卒于常州。南宋孝宗时谥文忠。

        苏轼是北宋后期文坛领袖,散文、诗、词都取得很高成就。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其散文继承了欧阳修所开创的平易畅达、文从字顺的风格,而更加挥洒自如,“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议论文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立论精辟,文笔雄健,引古论今,滔滔雄辩。记叙、抒情散文则有较强的文学性,名篇佳作很多。他对散文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又是开拓了宋诗新境界的一位诗人,是宋诗最杰出代表之一。苏轼还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倡导和促进了宋词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的发展变化。他开拓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表现能力。许多代表作,意境高远,容纳了更为广阔的生活内容,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超旷豪迈,“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开辟了宋词创作的新天地。

        苏轼的文学创作,标志着宋代文学发展的高峰,对后代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他又是我国古代最为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除诗词散文之外,又擅长书法绘画。书法是"宋四家"之首;绘画学文同而自成一家,是宋代文人画的重要代表。

    文中人物

    [郦道元]
        郦道元,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郦道元勤奋好学,广泛阅读各种奇书,立志要为西汉后期桑钦编写的地理书籍《水经》作注。他引用的文献多达480种,其中属于地理类的就有109种。经过多年辛苦,终于写成名垂青史的著作《水经注》。

    [李渤]
        李渤(七七三―八三一)字濬之,拜仲兄涉偕隐卢山,更徙少室。文宗时拜太子宾客。工诗文,书、画亦皆可喜。卒年五十九。长庆二年,李渤被调回长安,任职方郎中,升迁谏议大夫。敬宗即位,转给事中。因仗义执言,抨击太监横行霸道,并为鄂县县令崔发鸣不平,又出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桂管都防御观察使。在桂管二年,因病罢归洛阳。李渤虽被排斥,但谏官继续为其申辨。太和五年,以太子宾客征至京师,月余卒,时年五十九,赠礼部尚书。《旧唐书》对李渤的评价是:品德高尚,不随便附和。势利之徒谓其矫情求誉;正人君子言其以直言被斥,终不息言,以挽救时弊,值得尊重。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