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中国文学全景>宋代文学

六、陆游与中兴诗人

发布时间:2017-05-14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诗人,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他的一生可分三个阶段:入蜀前(1125—1170)。这一时期作品主要偏于文字形式,尚未得到生活的充实。第二阶段:入蜀9年(1170—1178)。这一时期是他从军南征,充满战斗气息及爱国激情的时期,也是其诗歌创作的成熟期。第三那阶段:出蜀以后(1178—1210)。诗中表现了一种清旷淡远的田园风味,并不时流露着苍凉的人生感慨,也表现出趋向质朴而沉实的创作风格。直到临终之际,还写了著名的《示儿》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教育并鼓舞着后人。

       陆游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几乎涉及到南宋前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特别突出的是反映了当时的民族矛盾,作品里洋溢着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和壮志未酬、请缨无路的悲愤,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金错刀行》是乾道九年(1173)10月在嘉州时所写,当时诗人49岁,正在川陕抗金前线奔忙。此诗借刀言志,表现意欲报国的雄心壮志以及报国无门的痛苦。晚年写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另外,还有不少反映人民生活,描写农村景色的篇章。如《秋获歌》。此外,陆游还擅长刻画各种风物,描绘出丰富多样的生活画面,如《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也擅长填词,同样抒写了激越的爱国情思。晚年写的《诉衷情》堪称代表作:“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山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末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陆游散文的成就也很高,被人推为南宋宗匠。主要作品有《静镇堂记》、《姚平仲小传》、《居室记》等。用日记体写的《入蜀记》是优美的散文游记,记叙作者由家乡山阴赴任夔州通判途中所见河山、古迹及风土人情,饶有兴味。

中兴诗人:杨万里、范成大

       宋金南北对峙格局形成之后,诗坛上出现了一批风格各异、成就卓越的诗人。他们以新的风貌取代了江西诗派在诗坛上的地位,这些诗人中以陆游、杨万里、范大成、尤袤最为著名,被合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1127—l206),字廷秀,自号诚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谣吉水)人与范成大、陆游、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南渡四大家”。他的诗开始学江西诗派,后来自出机杼,专门注重描写自然中一些富有情趣的景象,生动活泼,被称为诚斋体。“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表现春光的烂熳撩人,“拜杀芦花未肯休”,刻划狂风吹芦苇的神态惟妙惟肖。

       杨万里还是一个比较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他在《题刘高士看云图》中自道:“谁言咽月餐云客,中有忧时致主心。”此外,杨万里还写了一些同情农民疾苦和反映农家劳动生活的诗,如《悯农》、《插秧歌》等。

       范成大(1126—ll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在南宋诗人中最为显达。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代表作《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80首是诗人晚年退居苏州石湖时写下的一组田园诗,原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描写了江南农家的景物、岁时、风俗、劳动、忧虑、灾难等各式各样的生活,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农村风俗画。如:“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其中有些篇章把描写农村自然景色和揭露社会的黑暗结合在一起,如:“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四时田园杂兴》使范成大在文学史上赢得“田园诗人”的称号。

       尤袤(1127年4月2日—1194年),字延之,小字季长,号遂初居士,晚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常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

尤袤苦谏无果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宋光宗即位,即位后,尤袤再三劝谏劝,要他“谨初戒始,孜孜兴念”,告诫他“天下万事失之于初,则后不可救”。并对宋光宗即位后即任用亲信和滥施爵赏的做法十分忧虑。他引用唐太宗登基后不私秦王府旧人的故事,想引起宋光宗的重视,但尤袤的这番忠言不仅没有打动光宗,反而被一些奸臣从旁诽谤,说他是已经下野的周必大的党羽。绍熙元年(1190年),尤袤再次被外放,出任婺州(今浙江金华)、太平州(今安徽当涂)的知府。后又被召入朝任给事中兼待讲。此时他又要求光宗“澄神寡欲”、“虚己任贤”,并对宋光宗帝继续滥施爵赏的做法一再进行劝阻。宋光宗有时也能采纳尤袤的意见,如撤销了一些升迁近臣的决定等等。但有时仍固执己见,甚至对尤袤的上谏大发脾气。有一次宋光宗又对不应提升的官员委以重任,尤袤上奏谏阻,宋光宗大怒,当即把尤袤的奏章撕得粉碎。

告老归田

       尤袤对于宋光宗朝令夕改、反覆无常的做法非常不满,屡次要求致仕归田,并以不愿为官、隐居山林的晋代名士孙绰撰写的《遂初赋》的“遂初”二字以自号,宋光宗一面书写“遂初”二字赐给尤袤;一面又不同意他致仕,还迁升尤袤为礼部尚书。尤袤不断请求致仕的同时,在无锡束带河旁的梁溪河畔修造了园圃,题名乐溪。园内有万卷楼、畅阁、来朱亭、二友斋等。绍熙五年(1194年),尤袤病逝,终年六十八岁。

《钗头凤》的来历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遭受了巨大的波折,他不但仕途坎坷,而且爱情生活也很不幸。陆游二十岁时和表妹唐琬结为伴侣。两人从小青梅竹马,婚后相敬如宾。然而,唐琬的才华横溢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琬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虽种种哀告,终归走到了“执手相看泪眼”的地步。

       陆游迫于母命,万般无奈,便与唐琬忍痛分离。后来,陆游依母亲的心意,另娶王氏为妻,唐琬也迫于父命嫁给同郡的赵士程。这一对年轻人的美满婚姻就这样被拆散了。十年后的一个春天,31岁的陆游满怀忧郁的心情独自一人漫游山阴城沈家花园。正当他独坐独饮,借酒浇愁之时,突然他意外地看见了唐琬及其改嫁后的丈夫赵士程。 

       尽管这时他已与唐琬分离多年,但是内心里对唐琬的感情并没有完全摆脱。他想到,过去唐琬是自己的爱妻,而今已属他人,好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而不可及。想到这里,悲痛之情顿时涌上心头,正要抽身离去。不料这时唐琬征得赵士程的同意,给他送来一杯酒,陆游看到唐琬这一举动,体会到了她的深情,两行热泪凄然而下,一扬头喝下了唐琬送来的这杯苦酒。然后在粉墙之上奋笔题下《钗头凤》: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陆游在这首脍炙人口的词里抒发的是爱情遭受摧残后的伤感、内疚和对唐琬的深情爱慕,以及对他母亲棒打鸳鸯的不满情绪。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