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中国文学全景>宋代文学

三、苏轼

发布时间:2017-05-14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大赦北还,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时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轼的散文

       苏轼的散文在唐宋八大家中,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并称,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之说。他的散文风格姿态横生、文理自然。在《贾谊论》中,指出贾谊并非常人认为的是汉文帝不善用人致使他怀才不遇,而是贾谊自己“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以致“不能自用其才”。在《晁错论》中剖析晁错被杀的原因,认为晁错在七国联合起兵时让皇帝领兵前去抵抗而自己留守京师,只图保全自己,结果被人乘此间隙进谗言而遭到杀害。这些看法发前人所未发,颇有惊人之处。

       叙事写人记游之文在苏轼散文中艺术价值最高,其显著特色是善于将描写、抒情和议论结合起来,富于哲理。如《书刘庭式事》:全文只突出生活中一件事情,就表现了刘庭式高尚的品德情操。苏轼文在记叙里常寓深情和达观至理,《喜雨亭记》寓关心耕稼农作之情,《超然台记》寄游于物外之乐,《凌虚台记》阐明事物不断变更和相互转化的哲理等等。《前、后赤壁赋》文中即地兴感,借景寓理,议论风发,达到了情、景、理的和谐统一。

      《记承天寺夜游》总共才80余字,却有景有事有情,表现作者的“闲适”与“自乐”,纡徐从容,像水晶般玲珑透彻。

苏轼的诗

       苏轼诗歌有2700多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写景抒怀的作品。《游金山寺》写游历江苏镇江金山寺的所见所思,描述了长江从“初发源”到“送入海”的壮阔瑰丽的景象,表露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宦游的厌倦情绪。“我家江水初发源,宦游直送江入海。闻道潮头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中泠南畔石盘陀,古来出没随涛波。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羁愁畏晚寻归楫,山僧苦留看落日。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是时江月初生魄,二更月落天深黑。江心似有炬火明,飞焰照山栖鸟惊。怅然归卧心莫识,非鬼非人竟何物?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警我顽。我谢江神岂得已,有田不归如江水。”

       苏轼善于把寻常自然景物写得精警动人。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运用比喻,往往道人所不能道,像《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以飞鸿踏雪泥喻比人生行踪,贴切新颖,后来“雪泥鸿爪”便成为成语,用以比说往事遗留的痕迹和人生无定的慨叹。

       苏轼的写景诗还极富理趣,“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诗中既描述了庐山的千奇万秀,更晓人以理,启发读者对世界、对人生作更深入的理解,后两句遂成为有名的格言。

       苏轼诗歌取材多样,还有不少品诗、题画、鉴赏书法的作品,别具特色。如《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题写在宋朝著名画家惠崇(和尚)所绘画上的诗:“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并茂,相得益彰。

苏轼的词

       苏轼用词来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如在《沁园春·孤馆灯青》中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充满乐观自信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是最早的一首豪放词,写于知密州任上:“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上片描绘围猎的壮观景象,有声有色;下片抒发由出猎激发的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气势奔纵雄放。他自己对此作颇为满意,认为“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与鲜于子骏书》。

       苏轼被贬黄州时写的题为“赤壁怀古”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是他豪放词的代表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赤壁不过传说而已,但作者却借此表现了怀古之情,而怀古的目的是为了表现怀才不遇之悲。周瑜的风发意气与作者的怀才不遇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也是一篇历来传诵的名篇,作于熙宁九年(1076)在密州时。苏轼因与当权派政见不合,被排挤出京师至此已有5年,和弟弟苏辙(子由)更是7年未见,中秋之夜对月饮酒,感慨万千,遂作此词。据说曾由当时著名歌者袁绹歌唱这首词,苏轼起舞。“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词的风格是多样化的,豪放、清旷之外,婉约词也写得很出色。思念亡妻所作的《江城子》感情深挚、凄婉动人:“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整首词采用白描的手法,朴实自然,字字句句流露出深沉的情意和持久的怀念,感人肺腑。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艺术性很高婉约词作,作品咏物拟人,借写杨花刻画出一个伤感幽怨的思妇形象。“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于词坛另辟门径,开创豪放词风,扩大了词的内容,提高了词的境界。其创新精神也表现在“以诗为词”,用写诗的笔力写词,增强词篇曲伸自如、雄健顿挫的气势。其豪放词风则直接为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人所继承和发扬,金代的元好问、元代的萨都刺、以及清代的陈维崧等人,也都效法苏轼词。

苏洵、苏辙

       苏轼父苏洵(1009-1066),字明允,早年赴考皆不中,归而尽焚前所为文,闭门读书。嘉祐年间重游京师,得欧阳修推誉,以文章著名于世。他的文章长于策论,纵横驰骋,气势雄伟,富于辞采,《六国论》是代表作。

       苏轼弟苏辙(1039-1112),字子由,自号颍滨。l9岁与苏轼同中进士,官尚书右丞、门下侍郎。他在政治上与苏轼一致,也受“乌台诗案”连累遭贬。他的性格淡泊缜密,文章与父、兄齐名,世称“三苏”,苏洵为“老苏”,苏轼叫“大苏”,苏辙是“小苏”,都属“唐宋八大家”之列。所作《上枢密韩太尉书》议论风生,疏荡有奇气。

早年经历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好美食,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乌台诗案

       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被调为湖州知州。上任后,他即给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这本是例行公事,但苏轼是诗人,笔端常带感情,即使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利用,说他“愚弄朝,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讽刺政府,莽撞无礼,对皇帝不忠,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

       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不但与苏轼政见相同的许多元老纷纷上书,连一些变法派的有识之士也劝谏神宗不要杀苏轼。王安石当时退休金陵,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大家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幸亏宋太祖赵匡胤时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他才算躲过一劫。

东山再起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常州一带水网交错,风景优美。他在常州居住,既无饥寒之忧,又可享美景之乐,而且远离了京城政治的纷争,能与家人、众多朋友朝夕相处。苏轼于是选择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

       元丰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司马光重新被启用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为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再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 当苏轼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朝廷提出谏议。他对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由此,他又引起了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

最后结局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相继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

       北归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在常州(今属江苏)逝世,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谥号“文忠”。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