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古代文化生活全景>古代饮食文化

第一章 古代的烹调及食器

发布时间:2017-05-14

       古代烹调与饮食所使用的器具,跟烹调的技术、饮食的习惯密不可分。而这一切又都取决于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就现有文献和出土文物看,最早的饮食器具为石制、陶制,后来人们掌握了采矿、冶炼技术,就开始使用铜器。铁的熔点高,而且较脆,需要更高的技术,因而铁制器具的出现最晚。食器,特别是炊具,还有一个从大到小,从粗到精,从厚到薄的过程,这不仅跟冶炼技术、烹调技术有密切关系,同时也与炊灶火力的运用有关,二者是互相促进的。

1、主食

       古代用粮食作物制成的主食,主要有以下几种:

       糗(qiǔ):是炒熟的米、麦等谷物,类似现在的炒米、炒豆、炒玉米等。炒熟后再舂或碾成粉也叫糗。糗便于携带,无火也可就食,所以行路之粮。

       粮:是指干粮,主要供行军作战或出门旅行时食用。糗也叫糇(hóu)、糇粮。在古代单说一个“粮”字也就是指糗粮。大约自汉代后期起“粮”字才泛指粮食。

       :将麦与米(稻、黍)捣成粉后,加水团成饼状。

相关知识

       重阳糕:九月九日重阳节为孝敬老人而做。南朝时已有。多用米粉、果料等作为原料,制法因地而异,主要有烙、蒸两种,糕上插五色小彩旗,夹馅并印双羊,取重阳之意。另外,还要在糕面上撒上一些木樨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

古代打年糕

       年糕:指用黏性大的米或米粉蒸成的糕,是中国农历年的应时食品。年糕有黄、白两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蒸饼:用蒸的方法制成的一种饼,又叫“笼饼”,即今之馒头。

       环饼:古代食品名。用面粉、糯米粉加盐或蜜、糖,搓成细条,油煎而成。形状各别,或为麻花,或栅状。因起于寒食节禁火,用以代餐,亦称寒具。

       汤饼:起初实际就是面片汤,是将调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片下锅煮熟。后又叫煮饼,即今之切面。

       馒头:原作“蛮头”或“曼头”,据说是诸葛亮征讨孟获时,按照以人头作祭供品的蛮俗,用面粉包裹羊肉、猪肉做成人投形以代。后由此衍生出馒头的面食:用面粉发酵蒸成,形圆而隆起。原本有馅,后北方称无馅的为馒头,有馅的为包子。

2、肉食

       在古代,肉食中以牛、羊、猪为最重要,此外,狗肉、野味也是肉食的重要来源。

       古人以牛、羊、豕(猪)为三牲。祭祀或享宴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叫少牢,太牢是最隆重的礼,一般只有天子、诸侯才可用太牢。

       牛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饲养也不及羊、猪迅速,因此十分珍贵,只有贵族才能吃到牛肉,比较普遍的肉食是羊肉,所以美(美味)、羞(馐)等字皆从羊。

       在古代,野猪称彘(zhì),家养猪称豕。大猪称豕,小猪称豚。另,猪、豕、彘又是不同方言区对猪的不同称呼。

       狗也是当时重要的肉食之一。并有以屠狗为职业的,汉代刘邦的手下大将樊哙也曾“以屠狗为事”。

       历代达官贵人都是极为重视口腹之欲的,山珍海味无不厌饱。因此早在周秦,烹调技术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古代的烤肉有两种,烧鲜肉叫炙,烤干肉叫燔。脍是细切的鱼或肉。醢是肉或水产品做的酱。脯是干肉,动物的内脏也可以制脯;脯又称脩,束脩就是指成捆的脯。羹,则是一种肉汁。

3、古代的调味品

       古人把常食用的五种辛辣的食物称之为五荤,并不是指鱼肉荤腥。五荤,炼形家以小蒜、大蒜、韭、云苔、胡葱为五荤;道家以韭、蒜、芸苔、胡葱、薤为五荤;佛家以大蒜、小蒜、兴渠、慈姑、薤葱为五荤。后代一般指葱、韭、薤、蒜、兴蕖。

       成语“众口难调”指众人的口味要求不一,难以调和得大家满意。

先秦时期流行“酸味”

       从史料记载来看,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尚书·商书·说命下》有这样的说法:“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意思是如果我做汤羹,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尚书》所记已为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发现了梅核。

       在商墓考古中,还发现随葬有大量狗、羊、猪、鸡等很多动物,以及鱼形、鸟形、动物形器物,可见当时人类的食材已很丰富。但这些带有腥、膻气的肉类,烹饪时除掉异味才好吃,这便少不了调味品。梅子性酸,做出的菜品自然“酸味十足”。

五味中“甜味”最美

       先秦时,中国传统饮食中的“五味”概念已深入人心,味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已被充分认识。

       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古人用什么调味品让菜肴变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

       到春秋时,比饴甜度更高更好的蜂蜜使用增多。与此同时,一切有甜味的果实均可用于烹饪。

唐宋时期喜吃“辣味”

       西汉时,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蒜、芫荽(香菜)等,这些“胡味”让中国人最早品尝到了外来风味。再后进来的“胡椒”,一直是古人眼里的高档调味品,尤以唐宋人最为崇尚。

       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胡椒的价值赛过黄金,唐宋时,家里有胡椒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在“外来风味”中,明清以后能对中国饮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辣味”——辣椒的味道。辣椒原产美洲,在被西班牙香料商发现后移种欧亚,明代后期,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引种中国。

4、古代的食器

       古代常用的食器有皿,是盛饭食的用具,两边有耳。盆,敞底而上宽,盛物用的。盎,是一种大腹敛口的盛物器。

       上古的炊具有鼎、鬲(lì)、镬、甑、甗等。

       是煮肉和盛肉的,其作用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锅。鼎在古代不但作炊具,也是食器。肉食煮熟后往往就在鼎内取食,所以古书经常有“列鼎而食”的说法。同时鼎的使用,还是“礼”的象征,代表着一定身份。成语“钟鸣鼎食”是指古人敲打着乐器列鼎而食的场景。

       是煮粥的。其形与鼎相近,三足中空,与腹相通,因为鬲都较小,承重不大,空足可以支撑而不至破损,更重要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受火,加快米熟的速度。由此也可见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节省能源”了。

       镬(huò)是专门煮肉的。镬也是大腹,圆形,但没有足。因为鼎受火过于猛烈足部容易损害,所以镬作为煮肉器更为常用。

       甑(zèng)是蒸饭的工具,类似今天的笼屉,立耳,平底,底部有孔以通气,很像现在的筚子。米放在甑中,甑放在鬲上,鬲中放水。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