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古文入门> 《古文观止》入门篇> 韩愈 . 杂说(四) 难度cl-0.0字数187
  • 杂 说(四)
    唐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杂 说(四)
    唐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译文】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只是辱没在仆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不以千里马著称。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现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译文】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鞭打它,喂养它却不能竭尽它的才能,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杂 说(四)
    唐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其真不知马也!

       【注释】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
       而:表转折。可是,但是。
       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因此 。 虽:即使。名:名贵的。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zhǐ):只是。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
       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出名。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一食:吃一顿。食,吃。
       或:有时。
       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求:要求。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
       食之:食,通“饲”,喂。
       策:马鞭。
       临: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

    作品简介

    《杂说四》艺术手法
        《杂说四》,又称《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龙说》(即《杂说一》)跟本文是同期的作品。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马说》是通篇托物寓意的杂文,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马说》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第一段,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出发,说明千里马才能的被埋没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不知马”。第三段,归纳全文中心,对“食马者”的无知妄说进行辛辣的嘲讽。

        文章的最大特点就是比喻生动,发人深思。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自己的见解和感慨。文章将人才比为千里马,将愚妄浅薄、不识人才的统治者比做食马者,以千里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遭遇,写有才之人终身不得其用的遭际,以“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千里马埋没的原因等等,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处境,行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不平和悲愤。

        另外,本文虽短,结构却十分精巧。先从正面提出问题:“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然后笔锋一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反面展开议论。接下去,自然就写到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现的原因,对无知的 "食马者"发出强烈的谴责,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本文虽短,中心却十分突出。以“伯乐不常有”开始,中间以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马“才美不外现"写食马者的无知及其造成的恶果,然后对食马者的无知进行痛斥,最后归结出"其真不知马也!”这一贯穿全文的中心句。

        韩愈散文中,抒发不平之鸣的篇章不少,作者通过《马说》寄托了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

        在思想上,他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在哲学上,极力维护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在教育上也卓有成绩。他的伟大成就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中人物
        伯乐(约公元前680年—公元前610年),原名孙阳,春秋中期郜国(今山东省成武县)人。在秦国富国强兵中,作为相马立下汗马功劳,得到秦穆公信赖,被封为"伯乐将军"。伯乐后来将毕生经验总结写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相马学著作——《伯乐相马经》。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