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经典必背> 《史记》选篇> 4、伯夷列传 难度cl-8.1字数1001
  •     【译文】有学问的人,阅览的书籍极为广博,但仍然要从“六艺”中查考可信的依据。《诗经》、《尚书》虽残缺不全,然而有关虞、夏史事的记载还是可以看到的。唐尧将要退位的时候,决定禅让给虞舜。而虞舜以及后来的夏禹,四岳九牧都一致推荐,才试任官职管理政事几十年。待到他们的功绩已经建立,然后才把帝位传给他们。这表明,天下是最珍贵的宝器,帝王是最大的继统,传交帝位是这样的难啊!但是,有的人却说:尧要将帝位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并以此为耻而逃避隐居起来。到了夏代,又有卞随、务光两个人不肯接受帝位,双双投水而死。这些,又怎么说起呢?太史公说:我曾经登上箕山,那上面居然有许由的墓呢。孔子排列论述古代的仁人、圣人和贤能之人,象吴太伯、伯夷一类,记载十分详尽。我所听说韵许由、务光,他们的德义是极高的,而有关他们的文字经书里记载得很少,这是为什么呢?

        【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旧仇,因此很少怨言。”又说,他们“追求仁而得到了仁,又为什么怨恨呢?”我悲怜伯夷的心意,读到他们留下的逸诗而感到事实是令人奇怪的。他们的传记里写道:

        【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立叔齐为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又让位给长兄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意愿。”于是就逃开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避了。国中的人就只好立他们的另一个兄弟。正当这个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敬养老人,便商量着说:我们何不去投奔他呢?等到他们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用车载着灵牌,尊他为文王,正向东进发,讨伐纣王。伯夷、叔齐拉住武王战马而劝阻说:“父亲死了尚未安葬,就动起干戈来,能说得上是孝吗?以臣子的身份而杀害君王,能说得上是仁吗?”武王身边的人想杀死他们,太公姜尚说:“这是两位义士啊!”扶起他们,送走了。武王平定殷乱以后,天下都归顺于周朝,而伯夷、叔齐以此为耻,坚持大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并隐居于首阳山,采集薇蕨来充饥。待到饿到快要死了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首阳山,采薇来就餐,残暴代残暴,不知错无边?神农虞夏死,我欲归附难!可叹死期近,生命已衰残!”就这样饿死在首阳山。从这种情况看,伯夷、叔齐是怨呢?还是不怨呢?

        【译文】有人说:“上天待人的准则是没有偏私的,它总是向着为善之人。”那么,象伯夷、叔齐,可以叫做善人呢,还是不算善人呢?他们聚积仁德、修洁品行达到这般地步,而终致饿死!再说在七十个弟子中间,孔子仅仅称举颜渊是好学的人,但颜渊永远穷困潦倒,连糟糠都难得饱足,终于过早地夭亡了。那种认为上天总是报答、恩赐善人的说法,又怎么样呢?盗蹠每天都杀害无辜的人,吃人的心肝,凶横残暴,聚集党徒数千人横行于天下,竟然活到高龄而死。他是遵行什么道德呢?这都是些特别重大而且明白显著的例子。如果说到近世,有些人操行不规矩,专门违犯法律,而终身享受安逸和快乐。子孙都保有丰厚的产业。那选好了道路才举步,看准了时机才说话,从不走邪道,不是公平正当的事决不奋力去做,反而遭受祸殃的人,是多得没法数的。我是非常怀疑的,如果说这便是天道,那这天道究竟合理呢?还是不合理呢?

        【译文】孔子说过,“道德见解不同是不能共同谋划事情的”,也只能各自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罢了。所以他说,“富贵如能追求到手,那么,即使让我执鞭为马夫,我也愿意干。如果不能追求,还是按照我所喜好的去做吧。”岁月到了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整个世道都浑浊的时候,品行高洁的人才显现出来。难道是因为他们把道德看得太重,或将富贵看得太轻吗?

        【译文】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最怕的是死后名声不被传扬。”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丢命,壮烈之士为名而献身,自命不凡者为权势而死,普通老百姓爱惜自己的性命。”《易经·乾卦》说:“同样明亮的东西就互相辉映,同样种类的事物则互相应求”。“云跟从龙而生,风伴随虎而起,圣人出现,万物也因之而引人注目。”伯夷、叔齐虽是贤人,不过因为孔子的赞扬而声名更为昭著。颜渊虽然专心好学,也不过因为追随于孔于之后而德行越发显露。巖穴隐居之士,取舍是如此有规范,这些人名声淹没而不被称道,实在是可悲的事情!民间的普通人,想磨砺德行,建立名声,如果不依附那名望、地位极高的人,哪能留名于后世呢?

    《伯夷列传》文章结构

       “列传”是司马迁首创的一种记载人物事迹的文体,后世史家一直沿用这种体例。《史记》中共有七十篇列传,其中有个人专传,二人以上的合传,还有一些类传和记载各民族历史的民族史传。《伯夷列传》是七十列传中的第一篇。作者借伯夷的传说引起议论,对好人遭殃、坏人享福的不合理现实提出了愤怒的质问,对历代用以麻醉人心的所谓“天道”提出了怀疑,赞美了伯夷、叔齐仁义礼让的美德,寄寓着对争权夺利的现实强烈的不满,是一篇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文章。 

        这篇列传可分为五段。第一段从开头到“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作者列举了一系列以让国著称的历史人物,其中有的见于儒家经典,受到过孔子的赞颂,但象许由、卞随、务光这样的人,“义至高”,而名不显,这是什么原因呢?作者提出这个疑问,为后文的议论埋下了伏笔。第二段从“孔子曰”,到“由此观之,怨邪?非邪?”叙述了伯夷的事迹。作者根据先秦典籍的记载和各种传说,编排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主要目的是为了引申议论,并对孔子说伯夷“无怨”的问题提出了疑问。第三段从"或曰“到”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前两段提出的疑问已经非解答不可了,而按照”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种传统的天道观,伯夷的遭遇是很难解释通的。联想到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作者很自然地对这种天道观提出了强烈的怀疑。第四段从"子曰"到"其轻若此哉!”称引孔子和屈原的道德操行以自勉,表达了作者不肯随波逐流的高尚志节。第五段从“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到结尾。作者想到人们都希望身后有名,为此必须借助大人物的推崇,这实在令人悲哀。所以司马迁为不少砥砺名节的闾巷之人作了传。 

       《伯夷列传》是反映司马迁反天命的朴素唯物思想的重要篇章,作者对天道提出了强烈的怀疑,这是本篇在思想内容方面最值得重视的一点。司马迁生活在西汉帝国空前统一、空前强大的时代,但同时也是汉武帝独尊儒术,董仲舒鼓吹天人感应论,神学迷信日益泛滥的时代。按照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唯心主义理论,天是有意志的,天创造了万物,主宰着万物,能够惩恶佑善。对于这种得到最高统治者提倡和推崇的理论,司马迁不但没有随声附和,而且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介绍

        司马迁,字子长,于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生于龙门(今山西河津),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幼时即随父学习。10岁时便诵习古文,后又师从当时儒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治《尚书》、《春秋》,故而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了深厚的文化修养,并接受了各家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批判精神。20岁时,他壮游天下,此后出仕任郎中。在后来的任中又曾多次随武帝巡行、祭祀、游猎,并奉使西南,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多次广阔的游历,使他考察了众多历史遗迹和山川形势,搜求了大量史料,体察了社会实际和风俗民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生活和知识,开阔了胸襟眼界。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成就了《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130篇,52万余字,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对后世的影响极为巨大,被称为“实录、信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列为前“四史”之首,与《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璧”。因此司马迁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史圣。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司马相如合称“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的著作,除《史记》外,还有《报任安书》,此文表白了他为了完成自己的著述而决心忍辱含垢的痛苦心情,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也是一篇饱含感情的杰出散文。

    文中人物

    伯夷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 

        孤竹国君生了三个儿子,长子名允字公信,即后来谥号为伯夷。幼子名智字公达,即后来谥号为叔齐。孤竹君生前有意立叔齐为嗣子,继承他的事业。后来孤竹国君死了,按照当时的常礼,长子应该即位。但清廉自守的伯夷却说:“应该尊重父亲生前的遗愿,国君的位置应由叔齐来作。”于是他就放弃君位,逃到孤竹国外。大家又推举叔齐作国君。叔齐说:“我如当了国君,于兄弟不义,于礼制不合。”也逃到孤竹国外,和他的长兄一起过流亡生活。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人们只好立了中子继承了君位。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儒家学派,对他们的这种行为非常赞赏,评论这种事情说:“能以国让,仁孰大焉,伯夷顺乎亲,叔齐恭乎兄。”对他们给以很高的评价。 

        为了躲避残暴的商纣王、伯夷叔齐居住在北海之滨和东夷人一起生活。听到西方伯主周文王兴起,国内稳定,生产发展很快,于是他们相约到周国去。后来周武王与商纣王大战于牧野,血流飘杵,周武王灭掉了商朝,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正是公元前1046年。伯夷、叔齐认为这种做法太可耻了,发誓再不吃周朝的粮食,他们相携着到首阳山上采薇菜吃,于是就饿死在首阳山之上。他们的让国和不食周粟,以身殉道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大力推崇。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