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经典必背> 《左传》选篇> 16、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难度cl-6.1字数311
  •     【译文】楚国公子围到郑国聘问,同时迎娶公孙段家的女儿。伍举担任副使。他们正准备住进城内宾馆,郑国人怀疑他们有诈,派行人子羽同他们说了,于是住在城外的馆舍。

        【译文】聘问结束以后,公子围准备带领军队前去迎亲。子产担心这件事,派子羽推辞,说:“由于敝国地方狭小,容纳不下随从的人,请允许我们在城外修整祭祀的地面听候命令。”

        【译文】公子围派太宰伯州犁回答说:“辱蒙君王赏赐敝国大夫围,告诉围说‘将让丰氏作你的妻室’。围摆设了祭筵,在庄王、共王的宗庙视告后才来。如果在野外赐给围,这是将君王的赏赐抛在了草丛里,这就使敝国大夫围不能置身于卿大夫们的行列了。不仅是这样,更使围欺骗自己的先君,将不能再作敝国国君的大臣,恐怕也无法向敝国国君复命了。希望大夫考虑这件事。”子羽说:“小国没有罪,依赖大国才真正是它的罪过。本来打算依赖大国安定自己,但大国难道不是包藏祸心来图谋小国。敝国唯恐自己失去依赖,致使各诸侯心怀戒备,使他们莫不怨恨大国,抗拒违背君王的命令,从而使大国的命令不能贯彻,无法施行。要不是这个原因,敝国是替贵国看守馆舍的,岂敢爱惜丰氏的宗庙而不让入内?”

        【译文】伍举知道郑国有了防备,就请求让军队垂下箭囊入城。郑国同意了。

    生动的《子产却楚逆女以兵》 

    一、文章背景 
        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强凌弱、众暴寡,弱小国家屡遭欺侮,郑国夹在晋、楚两大强国之间,日子很不好过。为了争取生存,小国只得在大国之间周旋。外交活动成为弱国争取生存保护自身利益的一种手段。鲁昭公元年(前541年),楚公子围以聘问迎娶郑国的公孙段氏的女儿为借口,企图率兵偷袭郑国。此乃假虢灭虞之计,岂能够瞒得过聪明过人的子产呢?所以就在楚国军队将要进驻郑国都城的宾馆时,郑国人派行人(指主要从事外交活动的人)子羽同他们谈判,于是他们只好驻在城外。 

    二、文章结构 
        在这篇文章中,两国以“入城”和“不允许入城”为贯穿的线索,开展了一场斗智斗勇的外交斗争。郑楚两国这场外交斗争的主要指挥者分别是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和楚国的令尹公子围,他们分别是各自国家执掌军政大权的重臣,但在外交舞台前台表演的却分别是两国的行人。郑国的子羽面对谈判对手咄咄逼人的诘难,单刀直入,一下子抓住了对方闪烁其辞中的要害,使对方无以遁辞。即使是在揭露对方的阴谋时,也是使用外交辞令,他的语言具有很高的技巧,是外交辞令的典范。 

        尤其值得一书的是,子羽明明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却作出一副替楚国打算的样子: 如果郑亡,就警戒了诸侯,诸侯就会憎恨楚国。诸侯拒绝、违抗楚君的命令,使其壅塞不行,这才是我们郑国最耽心的事情。在子羽的口中,郑国亡国事小,楚国的威信受到损失事大,郑国替楚国考虑,还是留着郑国使楚国的威望免遭损失吧。这真是妙语连珠,绝妙好辞。 

        这篇文章有详有略,剪裁得当,作者在不吝笔墨地渲染了双方唇剑舌枪的外交斗争之后,写斗争的结局仅用“伍举知其有备也,请垂橐而入。许之。”一句。“请垂橐而入”一词是文眼,仅此一词,胜负立判。楚虽是强国,劳师袭远,郑又有备,未必能占便宜;郑是小国,迫使楚国能够请求倒垂装兵器的口袋入城,表示内无兵器,不用武力,实在也是脸上有光,国家安全又可无虞,所以“请垂橐而入”是一个双方都够接受的解决办法。楚国方面聊可自慰的是毕竟进入了郑国的都城;郑国方面以解除了楚国军队的武装为自豪。双方都作了妥协和让步,谁是胜利者呢?但是郑国凭着子产、子羽这样一些出色的外交人才,不费一刀一枪,使国家免遭兵燹之害,黎民免受涂炭,胜利显然属于郑国。 

    《左传》作者及艺术特色

        《子产却楚逆女以兵》选自《左传》。《左传》,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一、《左传》作者
        《左传》作为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作者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现在一般认为《左传》非一时一人所作,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中期(前4世纪中叶),是由战国时的一些学者编撰而成,其中主要部分可能是左丘明所写。

    二、《左传》思想观念
        《左传》的思想观念较接近于儒家,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有鲜明的政治与道德倾向,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即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这是儒家政治思想以及观念的反映。

    三、《左传》艺术特色
        《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作品。《左传》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是研究先秦历史和春秋时期历史的重要文献,对后世的史学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对确立编年体史书的地位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儒家思想倾向,强调等级秩序与宗法伦理,重视长幼尊卑之别,同时也表现出“民本”思想,因此也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左传》是一部集大成式的史学巨著。不仅是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又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其声律兼有诗歌之美,言辞婉转,情理深入,描写入微,是中国最为优秀的史书之一。《左传》受到学界重视是在魏晋时期,先后有服虔、杜预为其作注解,以后成为研究《春秋》的重要典籍。

    文中主要人物

    【公子围】
        本名芈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大哥熊麇自立,为楚灵王。偏爱细腰美女,“楚王好细腰,一国皆饿死”,就是指他。楚灵王三年(前538年),楚灵王率兵攻吴,捉住了庆封。有一次齐国晏婴来访,要他钻门洞进来,晏子笑嘻嘻的说:“反正出使到狗国,就应该从狗洞进去嘛!”楚灵王穷奢极欲,楚灵王六年,造章华宫,又称细腰宫;对外穷兵黩武,前531年,蔡灵侯至楚,楚灵王杀之,蔡国灭亡。楚灵王十一年(前530年),派兵围徐,威胁吴国。此时史书载:“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王逃亡,随从相继离去,最后吊死郊外。 

    【伍举】 
        伍举一作椒举。春秋时楚国人。伍参子。楚大夫。伍员(即伍子胥)祖父,伍奢之父。因避祸奔郑、晋。赖蔡声子于令尹子木处荐贤,始得返楚复仕。楚灵王三年(前538),出使晋,请诸侯与楚会盟。盟已,诫灵王慎终勿骄,他亦因功著称于楚。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