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古代制度全景>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年月日时

发布时间:2017-05-14

一、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

       从汉武帝起,君王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琵琶行》中“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中“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梅花岭记》中“顺治二年”、《<指南录>后序》中“德祐二年”、《雁荡山》中“祥符中”等。

3、干支纪年法

       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古人将天干和地支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这就是“干支纪法”。

       古人用“干支纪法”来纪年的方法,叫做“干支纪年法”。如由甲子年开始,经过六十年后又重新回到甲子年,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由于六十年是一个循环周期,所以又有“六十甲子”之说。“六十甲子”分别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乙丑、乙亥、乙酉、乙未、乙巳、乙卯、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己巳、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 、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 、辛未、辛巳、辛卯、辛丑、辛亥、辛酉 、壬申、壬午、壬辰、壬寅、壬子、壬戌 、癸酉、癸未、 癸巳、癸卯、癸丑、癸亥。

       例如《五人墓碑记》中“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4、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赵昚(shen)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旷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这是由天干地支简称“干支”而来的。

       十天干: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二、纪月法

我国古代纪月法主要有三种:

1、序数纪月法

       直接用月份序号来纪月,即一月、二月、三月……类推,其中一月又叫“正月”,十一月又叫“冬月”,十二月又名“腊月”。“序数纪月法”也是现代人仍然使用的纪月方法。如《采草药》中“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指南录〉后序》中“是年夏五”,“五”就是五月。《谭嗣同》中“八月初一日,上召见袁世凯”等。

2、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为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诗句“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中,“建子月”按指农历十一月;庾信句“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中,“建亥”即农历十月。

3、时节纪月法

       在中国农历中,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里有三个月,分别叫作“孟”、“仲”、“季”。如此以来就有12个时节,每个时节对应一个月。古人用时节来纪月的方法叫“时节纪月法”。如“孟冬”代农历十月,“仲春”代农历二月,“季夏”指农历六月。

三、纪日法

我国古代纪日法主要有四种:

1、序数纪日法

       即用每月日子的序号来纪日的方法,一般都比较容易理解,如“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但也有古代数字不同于现代,如古代“廿”代表农历二十,“廿二日天稍和”;如“三五”表示农历十五日,“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2、干支纪日法

      “干支纪日法”是指用“干支”记录日序的方法,同纪年法一样,60日一循环。如《崤之战》中“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崤”,“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六月丁丑”,指的是农历六月九日;《登泰山记》“是月丁未”,说的是这个月的十八日。

      “干支纪日法”已确知从春秋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末止的2600多年中从未间断和错乱过。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使用最长的纪日方法,对于核查史实所发生的准确时间有重要价值。现今在一般日历中虽不注记,但确定“属伏”仍然沿用,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属伏。

       除此之外,古人还单用天干或地支来表示特定的日子。如《礼记·檀弓》“子卯不乐”,“子卯”代指恶日或忌日。

3、月相纪日法

       因为月相变化的周期与一个月的时间接近,所以古人会借助月相变化来判断日子。固定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初三叫“朏”,月中叫“望”(小月十五日,大月十六日),“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后一天叫“晦”。如“朔望之礼”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到祀堂祭祀的礼节;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指的是月圆后的第一天。

4、干支月相兼用法

       通常的顺序是干支置前,月相列后。如《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中,“戊申”指的是农历十二月,“晦”指的是农历月最后一天。

四、纪时法

我国古代纪时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天色纪时法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是现在的两个小时。它们的名称依次是: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如《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李愬雪夜入蔡州》中“夜半雪愈急……,愬至城下……,鸡鸣,雪止……,晡时,门坏。”《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地支纪时法

       古人把一个昼夜分成12个时辰,并将十二个时辰分别与十二地支对应,这种纪时方法叫“地支纪时法”(见右图所示的对应关系)。同时,地支表示的十二个时辰,也与“天色纪时法”中的十二个时辰相对应,其对应关系详见下面表格《古今时间对照表》。

       例如《失街亭》中“魏兵自辰时困至戌时”,“戌时”表示晚上七点至九点这段时间;《景阳冈》中“可教往来客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过冈”,“巳、午、未三个时辰”其实指的是上午九点一直到下午三点的这段时间;《祭妹文》中“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未时”和“辰时”分别指的是下午一点到三点,上午七点到九点。

3、五更纪时法

       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又叫“五鼓”、“五夜”。如《孔雀东南飞》中“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群英会蒋干中计》:“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李愬雪夜入蔡州》:“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与妻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夜 晚 时 间 对 照 表

五更纪夜

一更

二更

三更

四更

五更

五鼓纪夜

一鼓

二鼓

三鼓

四鼓

五鼓

五夜纪夜

甲夜

乙夜

丙夜

丁夜

戊夜

地支纪时

戌时

亥时

子时

丑时

寅时

天色纪时

黄昏

人定

夜半

鸡鸣

平旦

现代时间

19点-21点

21点-23点

23点-1点

1点-3点

3点-5点

白 天 时 间 对 照 表

地支纪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天色纪时

日出

食时

隅时

日中

日昳

晡时

日入

现代时间

5点-7点

7点-9点

9点-11点

11点-13点

13点-15点

15点-17点

17点-19点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