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古代制度全景>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星空

发布时间:2017-05-14

       我国古代把星空分为若干区域,称为星官或星宿,类似于现在的星座。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天官书"详细记述了当时把星空分为中官,东官,西官,南官和北官五个天区的情况。三国时代吴国人陈卓,为我国古星象图的集大成与奠基者。他以甘德、石申与巫咸三家的全天星图为蓝本,将星空分别283官共有1465颗星。283官含叁垣、二十八宿及其他星官。到了隋代,我国对于星空的区域划分已经基本上固定下来,并且一直沿用到近代。 这就是著名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

一、星宿

       星宿是古代天文学术语,一宿通常包含一颗或者多颗恒星,而古人将满天星宿划为四大星野,青龙、白虎等四象即出自于此,而春秋时又将四象细分成了二十八宿。

       在东、南、西、北四方都有一位守护神,分别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

1、北极星

       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因此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北极星是小熊星座中最亮的一颗恒星,距离地球约400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4倍,是离地球最近的造父变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勾陈一”或“北辰”。在星座图形上,它正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如右图所示)。

       古人认为北极星是天的中心,把北极星当作天的中心,认为众星都绕着它转。天球从东向西的旋转,形成了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但是北极星正好位于天球的北极点上,天球的旋转轴正好穿过它,所以人们看北极星,就好像是整夜未动似的,而且像是在天球的中心。古代人称北极星为“中宫”、“帝星”,而且以它为标准,合周围其它各星为一垣,称紫微垣,作为天帝之室,太一之精。古代天文学中的三垣、四象和二十八宿,都是以北极星为中心来定位和划分的。

       实际上,北极星是移动的,只是移动很缓慢,因此古人错认为北极星不动。由于岁差的原因,北极星也在变更。三千年前周代 以帝星为北极星,隋唐宋元明以天枢星为北极星,一万二千年以后,织女星将会成为北极星。

2、三垣

       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与黄道带上之二十八宿合称三垣二十八宿。

       相较于现代天文学的星座,星官的各自范围较小、数量较多,因此古代的中国天文学家又将星官划分为三垣二十八宿等较大的区域。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几个一组,每组合定一个名称,这样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各个星官所包含的星数多寡不等,少到一个,多到几十个,所占的天区范围也各不相同。在众多的星官中,有31个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就是三垣二十八宿。在唐代,三垣二十八宿发展成为中国古代的星空划分体系,类似现代天文学中的星座。

       中国古代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通常以北极星为基准,以北斗七星为核心来划分五宫,分别为东西南北中。其中,中区即是在地球上所看到的环绕北极和接近头顶上空的星区位置;其它东、西、南、北四区分别根据其形状特征而划分为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区。

       中区又有三个大区,各区都有东、西两边的星左右环列,其形如墙垣,故曰为“三垣”,分别是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每垣都是一个比较大的天区,内含若干星座。“三垣”是中国古代划分星空的星官之一,与黄道带上的“二十八宿”合称,即为“三垣二十八宿”。(左图为三垣图)

【紫微垣】

       紫微垣是三垣的中垣,居于北天中央,所以又称“中宫”,或“紫微宫”。“紫微宫”即皇宫,紫微垣中的各星也多数以官名命名。它以北极为中枢,东、西两藩共十五颗星,两弓相合,环抱成垣。整个紫微垣据宋皇佑年间的观测记录,共合37个星座,附座2个,正星163颗,增星181颗。它的天区大致相当于现今国际通用的小熊、大熊、天龙、猎犬、牧夫、武仙、仙王、仙后、英仙、鹿豹等星座,如天皇大帝、太子、太尊。

       家喻户晓的北斗七星就在紫微垣中,古人认为它是皇帝外出乘坐的御车。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颗星组成的,位于大熊星座的尾巴上,因其形状极像舀酒的斗而得名。斗身由四颗星组成,斗柄由3颗星组成。其中连接斗身和斗柄的天权星,被认为是主管文运的“文曲星”。古时候人们崇拜那些文章写得好而被朝廷录用为大官的人,认为他们是“文曲星下凡”。例如吴敬梓《范进中举》中“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就是指的这个意思。

       北斗七星的勺柄又称“天罡”。道教认为北斗丛星中有三十六个天罡星,七十二个地煞星。其中每个天罡星各有一神,共有三十六位神将。道士在作法时,常召请他们下凡驱鬼。小说《水浒》受这种迷信说法的影响,将梁山泊一百零八名大小起义头领附会成天罡星、地煞星降生。

       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的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的方位不同,所以古人就根据斗柄的方向和位置来决定季节与时间。

 
  【太微垣】


       太微垣是三垣的上垣,位居于紫微垣之下的东北方,北斗之南,约占天区63度范围。它以五帝座为中枢,共含20个星座,正星78颗,增星100颗。它包含室女、后发、狮子等星座的一部分。“太微”即政府的意思,星名也多用官名命名,如三公、九卿、虎贲、从官、幸臣等。

【天市垣】

       天市垣是三垣的下垣,位居紫微垣之下的东南方向,约占天空的57度范围。大致相当于武仙、巨蛇、蛇夫等国际通用星座的一部分,包含19个星座,正星87颗,增星173颗。它以帝座为中枢,成屏藩之状。“天市”即集贸市场,所以星名多用货物、星具等市场的经营内容命名,如斗、斛、肆、楼等。

       天市垣里有一颗重要的恒星,就是织女星,又称为“天孙”,是天琴座的主星。在织女星的旁边,有四颗星星构成一个小菱形,传说这个小菱形是织女织布的梭子。织女星位于银河西岸,与东边牛宿隔着银河遥遥相对,人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编成了 “牛郎织女”的故事。织女星为全天第五位亮星,呈青白色光辉。由于地轴的进动,公元14000年织女星将成为新的北极星。(右图为天琴座和织女星)

3、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题之一,广泛应用于中国古代天文、宗教、文学及星占、星命、风水择吉等等术数中。不同的领域赋予了它不同的内涵,相关内容非常庞杂。它的最初起源,目前虽然尚无定论,但是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二十八宿”最早用于天文,所以它在天文学史上的相当重要的地位。随县出土的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见左图),上面首次记录了完整的二十八宿的名称。

       古代天文学家为了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了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这二十八星区就是“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

4、四象

       为了方便识记,古人又把“二十八宿”按照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个星宿,并把四组星宿分别想象为苍龙、朱雀、猛虎、玄武的形象,这就是叫作“四象”。下面将对它们作简单介绍。

【东方苍龙】

       仿佛飞舞在春天及夏初夜空的一条巨龙,故而称为“东方苍龙”,它包含角宿、亢宿、氐宿、房宿、心宿、尾宿、箕宿七宿。

【南方朱雀】

       好像一只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及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方朱雀”,包括井宿、鬼宿、柳宿、星宿、张宿、翼宿、轸宿七宿。

【西方白虎】

       白虎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的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而它是四灵之一,当然也是由星宿变成的包括奎宿、娄宿、胃宿、昴宿、毕宿、觜宿、参宿七宿。

【北方玄武】

        玄武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天之四灵之一,源于远古星宿崇拜,是代表颛顼与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于八卦为坎,于五行主水,象征四象中的老阴,四季中的冬季。 好似蛇首龟身出现在夏天及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方玄武”,包括斗宿、牛宿、女宿、虚宿、危宿、室宿、壁宿七宿。

5、分野

       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也就是将地上的州、诸侯国划分为十二个区域,使两者相互对应。就天而言,称为“十二分星”;在地而言,称为“十二分野。”

       中国殷商时期就有了“十二次”,即星纪、玄枵、阪訾、降屡、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类似于今日西方的“黄道十二宫”。最早见于《左传》、《国语》等书,其所反映的分野大体以十二星次为准。战国以后也有以二十八宿来划分分野的,如《淮南子·天文训》:“星部地名,角、亢郑,氐、房、心宋,尾、箕燕,斗、牵牛越,须女吴,虚、危齐,营室、东壁卫,奎、娄鲁,胃、昴毕魏,觜巂、参赵,东井、舆鬼秦,柳、七星、张周,翼、轸楚。”

       后又因十二星次与二十八宿互相联系,从而两种分野也在西汉之后逐渐协调互通。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四象、星次、星宿、分野、十二宫对照表

四象

北方

玄武

北方

玄武

北方

玄武

西方

白虎

西方

白虎

西方

白虎

南方

朱雀

南方

朱雀

南方

朱雀

东方

苍龙

东方

苍龙

东方

苍龙

十二星次

星纪

玄枵,

又“

颛顼”

诹訾,

又“

豕韦”

降娄

大梁

实沈

鹑首

鹑火

鹑尾

寿星

大火

析木

二十八宿

斗宿

牛宿

虚宿

危宿

女宿

壁宿

室宿

娄宿

奎宿

毕宿

昂宿

胃宿

参宿

觜宿

鬼宿

井宿

柳宿

星宿

张宿

翼宿

轸宿

角宿

亢宿

心宿

房宿

氐宿

箕宿

尾宿

十二分野

扬州

青州

并州

徐州

冀州

益州

雍州

三河

荆州

兖州

豫州

幽州

黄道十二宫

摩羯宫

宝瓶宫

双鱼宫

白羊宫

金牛宫

双子宫

巨蟹宫

狮子宫

室女宫

天秤宫

天蝎宫

人马宫

 

6、重要星宿介绍

【昴宿】

       昂宿是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位于金牛座,由七颗星组成,又称“七姐妹”或“旄头”(旗头的意思)。以前的水手,常借数这区域内的星星数目,来测量视力。唐代李贺诗中“秋静见旄头”的“旄头”指的就是昴宿。

【心宿】

       心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五宿,位于苍龙肾脏位置。心宿由太子星、大火星、大辰星三颗星组成,是夏季第一个 月应候的星宿。心宿属于天蝎座,心宿三星组成了蝎子的躯干。其中,中间的大火星是一颗红巨星,呈红色,因其亮度和颜色极像火星,同时两星的运行轨道都在黄道而得名。《诗经·七月》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句,其中“火”指的就是心宿中的大火星。“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七月流火”即表示暑气已退,天气渐渐变凉。

【参宿和商宿】

       参宿是西官白虎七宿中的第七宿,居白虎之前胸位置,古时晋之分野。从冬季到次年的初夏,参宿都是夜空中非常醒目的星宿。其中,参宿第四星是一颗红超巨星,它是夜空中除太阳外第十二亮的恒星。在冬季夜空中,它与大犬座的天狼星、小犬座的南河第三星组成冬季大三角。(见右图)

       商宿是“心宿”的别称。在夜晚天球中,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左传》中记载了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远古帝王帝喾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阙伯,一个叫实沈。弟兄俩整日吵闹不休,最后竟发展到兵戎相见的地步,帝喾只好把弟兄俩分开。阙伯被派到商丘,成为商朝始祖,以商星为族星;实沈被派到大夏,成为夏朝的始祖,以参星为族星。从此,弟兄俩永不相见。曹植诗有“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杜甫诗“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等,用来比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牛宿】

       牛宿是玄武七宿的第二宿,又称“牵牛”,位于天鹰座,由六颗星组成,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在古代天象学中,牛宿多主凶,所以牛郎织女也逃不过命运的悲剧。《宋史·天文志三》中有云:“牛宿六星,天之关梁,主牺牲事。”牛宿中最著名的是牵牛星,又叫牛郎星,是夏秋夜空中最亮的星,在银河东边。

       抬头仰视夏天的夜空,很容易看到三颗最亮的主星,分别就是天琴座的织女星、天鹰座的牛郎星和天鹅座的天津四星。三颗星用假想的线连起来,恰好像一个三角形,被称为“夏季大三角”。因此,观星的人就把它们选定为星座的“天标”,除了阴天都能看到它。(右图为“夏季大三角”)

二、七政

       古人把日、月及金、木、水、火、土这五颗星合起来称之为“七政”,又叫“七曜”,七曜中的金、木、水、火、土又合称“五纬”。七政在古代生活中十分重要。古书记载,舜帝接受天子权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之后才是祭祀上帝、六宗、山川、群神,这足以说明“七政”在当时被重视的程度。在古代,日月的重要性自不必说,但古人将金(太白)、木(岁星)、水(辰星)、火(荧惑)、土(镇星)五颗星与日、月并称,可能是因为它们距离太阳较近的缘故。关于古代对日月的认识和研究,本部分有专章来讲述,这里只讲述金、木、水、火、土五纬的相关知识。

1、金星

       金星在古代又叫“太白金星”、“太白”、“明星”。由于它是距离太阳第二近的星,轨道在地球与辰星之间,所以从地球上看去,太白金星亮度特强,而且光色银白。古代把这颗星作为尊贵的象征,如《史记·天官书》所言,“太白者,西方之精,白帝之子,上公大将军之象也。”

       金星在日出稍前或者日落稍后才能达到亮度最大。因为在黎明之前见于东方,故又名“启明星”;黄昏之时见于西方,又名“长庚星”。《诗经》中就有“东有启明,西有长庚”的诗句,表现了古人的认识阶段。慢慢地人们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早上有启明星出现时,晚上肯定没有长庚星;晚上有长庚星出现时,第二天早上就不会再有启明星的出现。后来人们才发现,原来启明星和长庚星本就是同一颗星,他们总是在早上和夜晚交替出现。

       上古时代,金星起过时钟的作用,直到《诗经》也有过启晨的记载。如《国风·郑·鸡鸣》这个故事,“明星有烂” 便成为黎明到来的信号,也就是该起床打猎的时候了。

      “金星伴月”是一道美丽的天象。星,当然是越亮越好;而月亮,就不能太过圆满,不然就会星辰黯然失色。所以“金星伴月”应该是最亮时的金星,配上一钩弯月。如此美丽的景观,古人也特别注意,在诗作里有不少的描述。如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诗句“坐久天容却温丽,一弯新月对长庚。”再如苏轼诗句“相看半作晨星没,可怜太白配残月”等等。(右图为金星伴月图)

       北宋年间,天文学家姚舜辅利用金星为媒介,来测太阳的位置。在日落前和日出后的一段时间里,测出太阳与金星的角距,然后在太阳下山后(或日出前)可看到其他恒星时,测出金星的入宿度,计入两次观测间金星移动的角距,便可推得太阳的方位。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所得结果也较精确,在《授时历》里有记载。

       古人由于认识的缺乏,对金星的认识十分有限。经过现代人的观测和研究,发现金星的公转轨道很接近于正圆,且与黄道面接近重合。金星的公转周期约为224.7日,但自转周期却为243日。也就是说,在金星上,“一天”要比“一年”还长。金星是太阳系内唯一逆向自转的大行星,跟水星一样,是太阳系中没有天然卫星的大行星。

 2、木星

       木星在古代经常被用作纪年,所以叫做“岁星”,又叫“摄提”、“重华”、“应星”、“纪星”、“经星”等。

       岁星在古代天文学上,是颗极为重要的行星。不仅在于它的纪年用途,而且岁星往往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岁星所在,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否则反之。古人认为岁星的一切迹象,都密切关系着“天下”的政治,古代文史书籍中对此常常有所反映。例如《左传》中记晋史墨的话:“越得岁而吴伐之,必受其凶。”意思是说,越国上空岁星在天,吴国去攻伐它,必然会遭凶。当时也有君王不受这种迷信的束缚,如周武王计划伐纣,岁星正在殷人上空,按《史记·天官书》所记:“其所居国,人主有福”,那么纣王当时就该是有福的,武王不可去攻伐他。传说当时有些大臣谏周武王不要伐纣,但是武王却坚决进军,而且抱着必胜的信心,并没有迷信占星术,结果灭纣而归,此所谓人定胜天。

       古代岁星纪年,不仅能计算“年”的数字,还认为年成好坏与岁星运行的规律有关。《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战国时代白圭依靠经商致富而闻名于世,而他能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善于观察岁星的运动规律之后再斟酌行事。白圭总结年成好坏的循环规律是:在每十二年中,也就是岁星运转一周的周期中,有“穰”年(大丰年)两年,美年(丰年)四年,衰恶年(饥年)四年,旱年一年,大旱年一年。他在丰年时,把某种货源充足的货物收进来囤积;荒年时,把某种市上匮乏的物资卖出去。正是这种“人弃我取,人取我与”的做法,才让他以致富闻名。

       木星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均为最大,它的质量相当于其它八大行星总和的两倍还多。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到远,木星位列第五位。同时,木星还是太阳系中自转最快的行星,所以木星并不是正球形的,而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木星是天空中第四亮的星星,仅次于太阳月球金星。另外,木星的卫星很多,有六十多颗,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甘德,早在公元前346年就发现了卫星三,比伽利略早了将近2000年。

       近年来,对木星的考察表明:木星正在向其宇宙空间释放巨大能量。它所放出的能量是它所获得太阳能量的两倍,这说明木星释放能量的一半来自于它的内部,而且木星内部存在着热源。同时,木星表面有超强的磁场,还有高速飓风。木星的两极有极光现象,但是光环却很难观测到。

       木星有一层厚而浓密的大气层,主要成分是氢,其次是氦,还有微量甲烷等气体,再加上打雷现象,生成有机物的可能性很大。木星表面有与赤道平行的红、褐、白等五彩缤纷的条纹图案,可以推测木星大气中的风向是平行于赤道方向,因区域的不同而交互吹著西风及东风,是木星大气的明显特征。木星的表面特征变化倏忽,但也有较为持久和半持久的特征,如大红斑。经科学研究发现,大红斑其实是耸立于高空、嵌在云层中的强大旋风,或是一团激烈上升的气流所形成的。 

3、水星

       水星在古代叫作“辰星”,又名兔星、细极、钩星、爨(cuàn)星、伺祠、小正、天搀、安周星、细爽、能星等。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视角距(即两个天体在观测者眼里所张的角度)不超过28°。我国古代把30°叫做“辰”,水星离太阳的视角距不超过一辰,因而我国古代把它称为“辰星”。由于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视角距离不大,使得水星经常因距离太阳太近,而淹没在耀眼的阳光之中。即使在最宜于观察的条件下,也只有在日落西山之后,在西天低处的夕阳余晖中,或是在日出之前,在东方地平线才能看到它。

       古人对辰星的记载留下的很少。现代人通过观测和研究才逐渐了解它。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中,水星距离太阳最近,运动最快。水星的表面和月球表面极为相似,其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水星的大气极为稀薄,所以昼夜温差在九大行星里也是最大的。水星没有卫星环绕,因此水星的夜晚是寂寞的,那里没有“月亮”,出了太阳以外,能看到的最亮的是金星。

       水星的自转周期为58.646日,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相同。由于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很接近,所以水星上的一昼夜比水星自转一周的时间要长得多。 它的一昼夜为我们的176天,白天和黑夜各88天。

       水星轨道极度偏离正圆,将使得水星上的观察者看到非常奇特的景象,处于某些经度的观察者会看到当太阳升起后,随着它朝向天顶缓慢移动,将逐渐明显地增大尺寸。太阳将在天顶停顿下来,经过短暂的倒退过程,再次停顿,然后继续它通往地平线的旅程,同时明显地缩小。在此期间,星星们将以三倍快的速度划过苍空。(右图为水星凌日图)

4、火星

       火星在古代被称为“荧惑”,这是由于古人通过长期观察,发现火星呈红色,荧光像火,而且亮度常有变化;同时火星在天空中的运动,有时从西向东,有时又从东向西,情况复杂,令人迷惑。因而“荧惑”之名有“荧荧火光,离离乱惑”之意。

       古代人们观测火星,目的和其他天体一样,大部分是为了占星。在古天文学的占星术上,火星被认为是颗不祥的星。荧,微弱的光亮;惑,迷惑。火星名为“荧惑”,名称的本身就寓意了“不祥”。在《史记·天官书》有这方面的记载,古天文家认为荧惑在“天官”中是执法之官,当天下无道时,它便出现在某国上空,这也就宣布了该国将有灾祸降临。

       在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火”,有时并非指行星中的火星,而是另有所指。“火”多半指的是恒星二十八宿中东方七宿中的心宿,古称“火”,又称“大火”,例如《诗经·七月》中“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先秦古籍中反映天象时所说的“火”,究竟是“火星”的“火”,抑或“大火”的“火”,应从文章的内容来分辨。

       现代人借助先进的观测仪器,揭开了火星神秘的面纱,并为火星洗去了“灾星”的罪名。通过研究发现,火星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体积在太阳系中居第七位。由于火星上的岩石、砂土和天空是红色或粉红色的,因此这颗行星又常被称作“红色的星球”。它同地球的距离不断变化,因此它的亮度也不断变化。与此同时,火星在众恒星间的视位置也不断变化,时而顺行,时而逆行。行星的体积和质量均比地球小,大气也比地球稀薄,因此行星表面气候异常寒冷和干燥。尽管如此,行星依然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一颗行星。

       在夜空中,用肉眼很容易就能看见火星。因为火星离地球十分近,所以显得很明亮。火星和地球一样拥有多样的地形,有高山、平原和峡谷。由于重力较小等因素,地形尺寸与地球相比亦有不同的地方。南北半球的地形有着强烈的对比:北方是被熔岩填平的低原,南方则是充满陨石坑的古老高地,而两者之间以明显的斜坡分隔;火山地形穿插其中,众多峡谷亦分布各地,南北极则有以干冰和水冰组成的极冠,风成沙丘亦广布整个星球。而随着卫星拍摄的越来越多,更发现很多耐人寻味的地形景观。(左图为火上的地貌)

       火星上也有火山,但和地球的不太一样,火山分布是以热点为主,不像地球有火环的构造,而且缺乏明显的板块运动。在火星的低压下,水无法以液态存在,只在低海拔区可短暂存在;而火山上的冰倒是很多,如两极冰冠就包含大量的冰。

5、土星

       土星古称“镇星”,又名“填星”、“地侯”、“信星”等。古人推算出土星公转周期与二十八星宿之数差不多,感觉土星每年都在一宿之中,镇住或填满该星宿,因此命名为“镇星”或“填星”。而“土星”之名也是古人根据五行学说,结合肉眼观测到的土星的颜色(黄色)来命名的。不同于火星的是,土星在古代被认为是颗吉星,即“镇星主德”。土星因为是信义的象征,福佑的标志,保护神的形象,所以处处受人欢迎,被称为“信星”,以至于被视为上帝对本国政治的嘉许。“天子失信则填星大动”,于是土星又成了检验皇帝行为的准绳。纵然这一规则完全是凭空想象的产物,却也反映了下民对于国政的关心和力图监视侯王的意图,因此也为后世的大臣、谋士们劝谏时所利用。其“地侯之名”源自古人认为土与地相通的思想。

       土星自转一周为10小时14分,不同纬度自转的速度却不一样,这种差别比木星还大。由于自转迅速,赤道凸出成为一个扁球体,赤道半径要比两极半径大6000多千米。土星公转周期为29.5年,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约为14亿公里,它的轨道是椭圆的。土星也有四季,只是每一季的时间要长达7年多,因为离太阳遥远,即使是夏季也是极其寒冷。土星的直径约119300公里,是地球的9.5倍,是太阳系第二大行星。它与邻居木星十分相似,表面也是液态氢和氦的海洋,上方同样覆盖着厚厚的云层。土星上狂风肆虐,其上空的云层就是这些狂风造成的。

       在太阳系行星中,土星的光环最惹人注目,它使土星看上去就像戴着一顶漂亮的大草帽。观测表明,构成光环的物质是碎冰块、岩石块、尘埃、颗粒等,它们排列成一系列的圆圈,绕着土星旋转。通过天文望远镜,我们可以看到土星表面也有一些明暗交替的带纹平行于它的赤道面,带纹有时也会出现亮斑、暗斑或白斑。土星还是太阳系中卫星数目最多的一颗行星,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卫星紧紧围绕着它旋转,就像一个小家族。

三、其它

1、银河

       古代又称“银汉”、“天河”、“星汉”、“云汉”等,如曹操诗句“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苏轼诗句“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秦观诗句“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古人认为,银河就是天上的一条河,是为了阻止牛郎织女相爱而产生的一条天河。每年七夕节,有喜鹊们在银河上搭桥,好让牛郎织女相会。

       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其实银河是完整地环绕天球伸展的一条亮的不规则光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一条乳白色亮带横跨星空。在北天球上,银河勾画出一条宽窄不一的带,称为银道带。银河直径大概是13万光年,在天鹰座附近与天赤道相交。银河属于银河系的一部分,但银河系也绝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中间存在着很多很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宇宙中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着人类去发现。

2、彗星

       彗星俗称“扫帚星”,因其带有长长的尾巴而得名。彗星由于特殊的外形,尤其引人注意。我国古人很早就注意观察它,并留下了相关的记载。古代有“彗星袭月”的说法,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这种现象在古代来说,是重大灾难的征兆。如《唐雎不辱使命》中有云:“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右图为彗星袭月)《春秋》中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发生在公元前613年,即“有星孛入于北斗”,这是我国古代天文学的贡献。

       实际上,彗星本不是古人想的那样,代表着灾难。彗星是太阳系中小天体中的一类,由冰冻物质和尘埃组成,容易挥发。当它靠近太阳时,太阳的热量使彗星物质蒸发,在冰核周围形成朦胧的彗发和一条稀薄物质流构成的彗尾。由于太阳风的压力,彗尾总是背离太阳的方向。彗星没有固定的体积,它在远离太阳时,体积很小;接近太阳时,彗发变得越来越大,彗尾变长,体积变得十分巨大。彗尾最长竟可达2亿多千米。彗星的质量非常小,绝大部分集中在彗核部分,彗发和彗尾的物质极为稀薄,有气体和尘埃组成。

       据观察,除了一些周期性的彗星外,不断有开放式或封闭式轨道的新彗星造访内太阳系。但是新彗星来自何处?现在仍然是个谜,等待着人类的继续探索。

 3、晕

      “晕”是大气中的光学现象,往往出现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表现为色彩艳丽的一道光圈。我国古人很早就对“晕”进行了观察和记载。远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晕”字出现。到了西周,“晕”便正式作为天象被记录下来。而欧洲人直到1630年,才有关于“晕”的详细记载,比我国晚了一千多年。

       人们虽然很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美丽的光象,但对它的成因做出科学的解释,则是近一二百年的事。古人常把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人间将要发生异常事情的预兆,见到“白虹贯日”的出现,便以为天降凶兆,人间有大事发生。如“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现在人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知道“晕”又叫“风圈”,是一种气象术语。其中,出现在太阳周围的光圈叫“日晕”,出现在月亮周围的光圈叫“月晕”。它是由于日、月光线通过云层时,受到冰晶的折射或反射而形成的。而这种冰晶结构的云常常是冷暖空气相遇而生成的云层,容易发展成雨层云,所以晕是风雨将临的征兆。一般在晕出现后十几个小时风雨才会到来,这便是“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的道理。但并不是每次出现晕以后必定刮风下雨,还要根据云的发展情况去分析。一般出现月晕时,下雨的可能性比出现日晕时少,而多是刮风天气。

上一条:对月亮的研究
下一条:古代历法系统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