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古代文化生活全景>古代交通

第三章 道路

发布时间:2017-05-14

历史概述

       人类建造道路的历史至少有几千年了,几乎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没有人能够真正说出世界上第一条道路是在何时或在何处建成的。远古时代,人们经常沿着动物的足迹或是最省力的路径即别人走过的路来行走,结果被经常践踏的地方就成为小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小径逐渐发展,成为一般的道路。

1、道路的名称

       道路是交通最关键的部分。道路的畅通与否,运输的速度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认识到了这一点。“春秋时期,一次单襄公路过位于今河南省淮阳县附近的诸侯国陈国时,看到其境内的道路为草秽所塞,交通艰难,就断定这是陈国即将灭亡的征兆。”正因为如此,历代王朝对道路的建设都是不遗余力,建立起一整套交通管理制度和运输组织系统。

       驰道:秦代的驰道是公元前220年开始修筑的。它以国都咸阳为中心,通向全国各个重要地区,是专供秦始皇出巡时行驶车马的道路,即御道。汉代的驰道,只要有皇帝或太后、皇后的诏令,其他皇室成员也可以行于驰道之上。但是,在战争年代驰道御用的规定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刘邦的部下周勃,攻打反叛的燕王臧荼,在易下消灭了敌军,就是利用了驰道的交通便利而迅速出兵取胜的。

       径:与宽阔的驰道相比,较小的道路则称为径。径又称间道,意思是避开众人的路。

       蹊:蹊也是小路。

       冲:冲是交通要道。冲要,则通常专指军事上重要的地方。也可以说要冲,现代汉语还在使用。

       栈道:又名阁道、复道、栈阁。指古人在今川、陕、甘、滇等省境内峭岩陡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另,古代高楼间架空的通道称复道,亦称栈道。

2、道路建设的发展

       对于交通道路的维修,从周朝开始有记载。据《周礼》记载,周王朝在天子之下设有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除天官总管王室事务,决断国家大政外,其他五官对道路都有管理事项。

      《周礼》还记载:“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三十里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即相距—定的距离,建立一些庐、室、馆,以接待往来办事的宾客,并负责道路的及时维修。这大概是现代公路道班和车站旅馆的雏形。

       为了防护道路不被雨水冲蚀,兼及荫蔽行人,又规定“列树以表道”。即在道路两旁栽植行道树。为了保证道路畅通,又不违背农时,西周对集中建设道路的时间也有规定,一般放在农闲时间。

       秦代则法律规定,全国各地的主干道由郡守县令负责及时修治保养,农村道路则由附近田主分段维修,定时组织人力除荒草,务必达到道路平坦无阻,利于车马行驶。正是由于这样的专职负责,及时修护,秦代道路的许多路段的质量很高,路况很好,即使夜晚也能行车。

       到了汉武帝时,建筑了“回中道”、“褒斜道”、“丝绸之路”等一系列著名的交通道路。南北朝以后,自隋唐迄至明清,除了在中央设立专官负责全国交通路线的开辟和进行定时维修,并在道路两旁种植行道树外,又制定了许多新的交通规则和道路维护规定。

延伸知识

       陆上丝绸之路起源于西汉(前202年—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首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