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古代文化生活全景>古代交通

第一章 车马

发布时间:2017-05-14

       中国是最早造车的国家之一,相传距今约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出现了车。关于中国古代是从何时确切开始使用车子的,至今还是个谜。《左传》、《墨子》等先秦时期的文献中,有“奚仲作车”、奚仲曾为夏朝的车正的说法。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夏代已使用车子的考古证据。最初的车以圆形木板作为车轮,称为“辁(quán)”,后来对车辆作出重大改进,从此开始使用带辐条的空心车轮。

1、车与马

       古书上常见车马并举。战国以前,车马是相连的。一般地说,没有无马的车,也没有无车的马。因此,古人所谓御车也就是御马,所谓乘马也就是乘车。古代驾二马为骈,驾三马为骖(cān),驾四马为驷。《论语·季氏》:“齐景公有马千驷。”这不在于说他有四千匹马,而在于说他有一千乘车。

       商周时期用于行路、狩猎和作战的车一般是用马牵引的。因此,战国以前,马是专为拉车用的。到了战国时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从匈奴学来了骑马。后来骑马之风才逐渐兴盛起来。

       用马驾车,从文献看,应该是以驾四马为常。例如《诗经》中:《小雅·采薇》:“戎车既驾,四牡业业。”(戎车:兵车。业业:壮健的样子。)

      《大雅·蒸民》:“四壮彭彭,八鸾锵锵。”(彭彭:有威仪的样子。鸾:车铃。)

       驾:加车于马。又总称帝王的车乘,如“从驾”意即扈从皇帝出行。此外,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服马:古代一车驾四马,称一乘(意即一套车马)。居中两匹驾辕的马叫“服”,两侧的马叫“骖”或“騑”。

       陶牛车:西汉时牛车是规格比较低的车。舆箱呈矩形,前面敞开,后面右侧设一门,左右两面全封闭,上连卷棚式车盖,前后檐均较短,尤其是前檐较短是早期牛车的特征。

       到了东汉中期,很多士大夫已经乘牛车。

       到了东汉晚期,牛车代替了马车,

       成为官员、贵族乃至皇帝的代步工具。

       骖(cān)乘:古代乘车在车右陪乘的人。商周的马车单辕,驭者居中,尊者居左,骖乘居右,其作用首先为保持车的平衡,此外,还担任安全警卫的责任。

       马车:车乘在古代很有讲究。先秦时代有小车、大车两大类。驾马,车厢小的叫小车(即马车);驾牛,车厢大的叫大车(即牛车)。小车除供贵族出行外,还用于战争。战国时期,战车的多少已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

       牛车:先秦时代,牛车被看做“平地任载之具”,只用来拉笨重的东西。汉以后,统治者转而喜乘牛车。牛车较慢,行走较稳,而且车身高大严密,可以张帷设几,任意坐卧。

      【舆】古车作为载车部分的车厢。

      【轸】音zhěn,指车厢底部四周的横木,可借指车。

      【毂】音gǔ,车的运转部分主要包括轮和轴。轮的中心是一个有孔的圆木,叫毂(gǔ),用以贯轴。

      【辋】音wǎng,指车轮的边框。

      【辐】指车上连接辋和毂的部分。车轮的辐条有多有少,一般为30根。

      【辐辏】车轮四周的辐条都向车毂集中而成辐辏(còu)。

      【车轴】车上的一根横梁,上承车舆,两端套上车轮。

      【軎】音wèi,指车轴的两端露出毂外,末端套有青铜或铁制的轴头。

      【辖】车轴头上有孔,用来纳“辖”,以防车轮脱落。辖一般用青铜或铁制成,呈扁平长方形,长约三四寸,俗称销子。

      【輹】音fù,车轴横在舆下,固定的方法是在舆的底部安上两块木头,用绳索把轴绑在上面。因其形状像个伏着的兔子,所以也叫伏兔。

2、车的部件

      【轼】指设在车厢前面供人凭倚的横木。

      【轫】轫不是车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车发动时必须先将轫移开,所以起程称为“发轫”。比喻事情的开端。

      【太平车】宋代出现的大车,载重用。车两侧有拦板,前有五头至七头牛牵引。

      【盖】这是由一根木柱支撑的伞形物,立于舆上。盖的主要功用是遮阳避雨。车上立盖,这是有了一定地位、财富的人享用的。这样,盖无形中成了一定地位的标志。

扩展阅读

       驾车:驾车是一门学问。在远古时期,原始的车是由人推挽的,后来改用畜力牵引。同其他车相比,马车具有更为快速、灵活的特点,在畜力车中占有重要地位。驾驭马车,就变成了一门重要的学问。 

       马饰:马饰与驾驭用的马具不可分,多数就是在马具上加上金属或玉石的饰片。如:勒,是整套的笼头。其中马所含的“嚼口”叫衔。马缰绳叫辔。

       轩:古代一种供大夫以上官员乘坐的轻便车。车厢前顶较高,两侧用漆有花纹或加皮饰的席子做障蔽。也用为车的通称。

       辕:汉以后马车前的直木,共有两根,直而平,夹在牲畜两旁,前端伸出在车舆之前,后端压在车轴上。但是商周车都是独辕,辕在正中。辕又作为车的代称,如“乘辕”即乘车。

       辙:指车轮碾过地面留下的痕迹。引申为道路。

       舟舆:船和车。一般谓乘车乘船旅行。

3、车的总类及发展变化

       中国是最早造车的国家之一,相传距今约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就已出现了车。最初的车以圆形木板作为车轮,称为“辁(quán)”。夏朝时,薛人奚正担任“车正”一职,对车辆作出重大改进,从此开始使用带辐条的空心车轮。

       商代时,车辆已十分普遍,贵族下葬时,通常都有成套车马及驾人陪葬。商代的车基本都为单辕两轭,这可以从甲骨文中象形文字“車”的字型得到证实。周代时,已采用油脂作为车轴的润滑材料。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战争频繁,而且盛行车战,动辄就使用数百乘甚至数千乘战车进行作战,因此就有了“百乘之国”、“千乘之国”的说法。这一时期,造车技术已非常成熟,《考工记》中就对车轮制造的平正均衡、稳定耐磨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先秦时期,马车分为两种类型,即立乘与坐乘。不过目前考古发现的先秦的车实物都属于立乘的战车,坐乘的车尚未发现。

       汉代机动部队多以骑兵充任,战车从此消失。同时,普遍乘行车辆结构也有很大变化,单辕车逐渐被两辕车取代。三国时期,还出现了计里鼓车和指南车这两种带有精巧机械装置的车辆,前者用于记录行驶里程,后者用于指示行驶方向。

       魏晋时期出现了独轮车这种便捷的车式装载工具,一直沿用至今。有人认为,史书中记载的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其实就是一种独轮车。早期车辆多以马拉,魏晋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牛车。牛车速度虽不及马车,但行驶颠簸小,乘坐相对舒适。

       宋代开始,轿子逐渐流行,客观上抑制了载人车辆的发展。乘轿时非轮式机械代替畜力的轮式机械,无疑是技术上的一大退步。中国古代造车技术也因此长期停滞不前,最终被来自西方的四轮机械动力驱动车辆取代。

       明清时的车多用一或二骡挽行,因此统称为“骡车”。但为区别乘人的车与载货的车,又有“大、小”之分。乘人的车为小车,因其有棚子、围子、形如轿子,因此习惯上又称之为“轿车”。载物的骡车就叫大车或敞车,车厢上不立棚,无车围和其它装饰。

4、乘车的礼俗

       先秦时期,古人乘车有明确的礼仪规范。古代马车的车厢叫做“舆”,是乘人的部分。乘车人从舆的后面上车。《论语·乡党》说:孔子“升车必立正执绥”。“绥”是车上的绳子,供人上车时拉手之用。就是说,孔子上车,必定抓住挽手的绳子,端庄肃立。这算是古代乘车的标准姿势。

       古代的达官贵人都要乘车,因而车逐渐成为了等级制度的一个部分。因此历代帝王都要对车服品级制度作出规定,如汉代最高级的马车是皇帝乘坐的“辂车”和“金根车”,高级官吏乘“轩车”,这是两侧有障蔽的车,一般官吏则乘“轺车”,即有伞盖、四面敞露的车。任何人不得僭越。另一方面,该乘车而不乘也是为礼制和社会舆论所不允许的。

立乘与驭马

       上古乘车是站着的。一般男子都立乘,但妇人乘坐的是“安车”。“安车”是一匹马拉的、可以坐乘的小车。那些高官告老或征召有重望的人入京,往往赐乘安车。

       乘车的位置是舆的前部、轼木之后。御车者把辔汇总分握在两手中。如果一只手要干别的事,辔绳即并于另一只手。

       赶马的鞭子,竹条的叫策,皮条的叫鞭。鞭、策都是御者所执,而御者是乘车者的臣下。古人十分重视驭马的技术。在孔子的教学体系“六艺”中就设有“御”这一科。《左传》记述战争,总要交代交战双方主将的御手是谁以及是怎样选定的。这在以车为交通、作战的主要工具,而路面、车体的条件都还较原始的时代是极其必要的。

乘车位次

       古代乘车一般是一车三人。三人的位次是:尊者在左,御者在中,车右在右。如果车中尊者是国君或主帅,则居于当中,御者在左。

       车右又叫骖乘,任务是执戈御敌,车遇险阻时下去排除障碍、推车。车右都是勇而有力的人。

“超乘”礼节

       超就是跳,为了表示对车所路过处主人的敬意,车上站在左右两侧的人在车行进时跳下,随后又跳上去。这需要高超的技术和勇气,因此也是示勇的方式。

“式(轼)”礼

       古人车行过程中往往还要行“式(轼)”礼,这是先秦时代十分重要的一项礼俗。所谓“轼”,就是乘车者不是靠依在车舆,而是双手扶着轼,或作倾听之态,或作注视之态,以表示对某人、某地、某物的敬意。当时不仅对于贤者要行轼礼,就是车辆行过人多的所在也行轼礼,以示谦恭。但是,这种礼俗在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孔子就认为那些面临亡国危险的陈国人处在不智、非忠、非勇的状态之中,就不值得对他们行轼礼。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在兵车上不必行轼礼。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