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国学经典> 《文言文启蒙》课程版> 26、隆中对 难度cl-4.5字数152
  • 隆 中 对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隆 中 对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译文】
        诸葛亮亲自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人们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颍川(河南禹州)的徐庶与诸葛亮关系甚好,说确实是这样。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文】
        适逢先帝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这个人,是人间卧伏着的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你去他那里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你应该屈尊亲自去拜访他”。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文】
        因此先帝就去隆中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隆 中
    陈寿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②也。③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④,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⑤见,不可屈⑥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注释】
        ①对:回答、应对。
        ②莫之许:就是“莫许之”。莫,没有人。之,代词,指诸葛亮“自比于管仲、乐毅”。许,承认同意。
        ③惟:只有。
        ④友善:友好,关系好。
        ⑤就:接近,趋向。
        ⑥致:招致,引来。

    文章解析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但《隆中对》提法并非由作者陈寿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南阳卧龙岗或襄阳古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成鼎足之势,继而图取中原的战略构想。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成为刘备的军师,刘备集团之后的种种攻略皆基于此。 

    文章结构
        本文记述了刘备拜访隐居隆中的诸葛亮的经过,着重记录了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形势为刘备提出的战略对策,表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能和远见。这篇文章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自然段)先介绍诸葛亮的隐居生活和政治抱负,暗示人物的不同凡响。再写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以"卧龙"比喻诸葛亮的处境和才干,为诸葛亮令人折服的隆中对作有力的渲染和铺垫。 

        第二部分(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心。先略写刘备三顾茅庐和问计,突出刘备的诚恳和谦逊,正是刘备的诚意博得了诸葛亮的信任,为诸葛亮献策提供了感情基础,然后转变入最精彩的诸葛亮的隆中对。诸葛亮的对答在意思可分两层。一是形势分析:曹操不可争、孙权不可图,荆、益可以取。二是为刘备确定战略方针:立足荆、益,三分天下,联孙抗曹,革新政治,待机统一。这段议论,论据充分,论证谨严,高瞻远瞩,知彼知己,分析透辟,雄辩服人。今天读来,仍仿若置身江岸,望智慧之波,滚滚而来,为之一快。 

        第三部分(5-6自然段)以关、张的"不悦",反衬刘备对诸葛亮的器重和信任,再次从侧面烘托这次对答对刘备的深刻影响,进一步显示了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军事、政治才能。人云:燕赵多奇士,草野伏英才,信然。 

    写作特色
        本篇写刘备到隆中拜访诸葛亮时,两人对时事的分析探讨。文章虽不失史家笔法,但又非一般史笔可比,其写人叙事,显示出浓厚的文学意味。文章基本由两人的对话组成,一问一答,此起彼伏,饶有波澜,非但声势夺人,即人物个性特征,亦呼之欲出。如写刘备:"屏人曰:‘……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识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里面,既有落魄者的自怜,也有败北者的哀叹,既有志大者的高傲,也有求贤者的卑微。总之,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与刘备复杂的身份相合。与刘备相比,诸葛亮的形象则更为鲜明,在那一大段纵横捭阖的议论中,一代名臣的深谋远虑,初出茅庐者的踌躇满志,遭遇知己者的兴奋,都历历如现。正如宋叶适所说:"高处逼司马迁,方之班固,但少文义缘饰耳,要终胜固也。" 

        《隆中对》的成功之处在于,第一,精辟分析了天下形势,预见到天下三分的未来。诸葛亮在隆中向刘备讲这番话时,三分的局势并不明显,他认准了刘备能与孙、曹鼎足而立;第二,指出了实现三分天下的途径,这个途径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避实就虚"。第三,规划了建立霸业的战略和政略;第四,提出了"兴复汉室"的长远任务。总之,《隆中对》是古代政论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它具有预见性、科学性、系统性、策略性、思想性。《隆中对》的失误之处在于"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自从建安十九年,刘备占领成都,实现了"跨有荆、益"的战略计划,这个局面始终处于动荡不安之中。先是孙吴索要荆州,接着发生了孙吴出兵荆州南三郡之事,刘备、孙权剑拔弩张,一触即发。虽然刘备做了很大的让步,使荆州危机暂时缓解,但到建安二十四年,荆州便落入孙吴之手。蜀汉"跨有荆、益"的局面仅维持了五年便宣告破产。正如三分天下的实践证明《隆中对》思想所包含的科学性一样,"跨有荆、益"的失败也说明了《隆中对》计划中所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陈寿和《三国志》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市)人。少年好学,曾师从著名史学家周谯,治《尚书》、《春秋》三传,精于《史记》、《汉书》。在蜀汉王朝担任过观阁令史。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凡不巴结黄皓的朝臣,多被贬抑和排斥,陈寿即是其中之一。至西晋时,初仍不得意,沉废累年,后经张华推荐,被举为孝廉,任佐著作郎,出为平阳侯相。由于整理诸葛亮的文集有功,提升为著作郎,大约就在这一时期,他撰写了《三国志》。陈寿所处的时代,是三国末和西晋初。263年,司马昭遣兵灭蜀,时陈寿三十一岁,两年后司马炎篡魏,建立晋朝,陈寿在西晋生活了三十二年,因此,他对三国时期的历史十分熟悉,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这样对他撰写三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特别是陈寿在周谯的教育和影响下,对研究历史发生极大的兴趣,并积累了丰富的史料,经过长期努力,终于撰成《三国志》。 

        《三国志》共有65卷,分《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三国时期60年间的历史。其文笔简约,以一些传记文写得较生动精采。如《诸葛亮传》、《张昭传》、《周瑜传》等。他在《志》中所记载叙述的历史故事,对后世的文学艺术有着深远的影响。《晋书•陈寿传》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历来对《三国志》的评价有毁有誉,但肯定的多,而否定的少。由于陈寿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见到《三国志》稿本的人都称陈寿"有良史之才"。张华将他比之于司马迁、班固。陈寿死后,范頵上晋惠帝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明事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 "刘勰《文心雕龙》把《三国志》比之于《史记》与《汉书》。南朝宋时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征引繁博,补充了大量史料,弥补了原书简略之不足。其后为《三国志》补志补表补注者颇多,近人沔阳卢弼,遍搜前注,精心考证,别择去取,撰成《三国志集解》一书,为目前最为详尽的注本。 

        《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国史相继泯灭无闻,只有《三国志》一直流传到现在。南朝人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讲:"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录》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阔寡要。唯陈寿《三国志》,文质辨洽,荀(勖)、张(华)比之(司马)迁、(班)固,非妄誉也。"这就是说,那些同类史书不是立论偏激,根据不足;就是文笔疏阔,不得要领。只有陈寿的作品达到了内容与文字表述的统一。

        陈寿毕竟是晋臣,晋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国志》便尊曹魏为正统。在《魏书》中为曹操写了本纪,而《蜀书》和《吴书》则只有传,没有纪。记刘备则为《先主传》,记孙权则称《吴主传》。这是编史书为政治服务的一个例子,也是《三国志》的一个特点。 《三国志》陈寿虽然名义上尊魏为正统,实际上却是以魏、蜀、吴三国各自成书,如实地记录了三国鼎立的局势,表明了它们各自为政,互不统属,地位是相同的。就记事的方法来说,《先主传》和《吴主传》,也都是年经事纬,与本纪完全相同,只是不称纪而已。陈寿这样处理,是附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这足见他的卓识和创见。《三国志》总起来说记事比较简略,这可能与史料的多少有关。陈寿是三国时人,蜀国灭亡时三十一岁。他所修的《三国志》在当时属于现代史,很多事是他亲身经历、耳闻目见的,比较真切,按说是有条件搜集史料的。但因为时代近,有许多史料还没有披露出来;同时,因为恩怨还没有消除,褒贬很难公允,也给材料的选用和修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与前三史一样,也是私人修史。他死后,尚书郎范頵上表说:"陈寿作《三国志》,辞多劝诫,朋乎得失,有益风化,虽文艳不若相如,而质直过之,愿垂采录。"由此可见,《三国志》书成之后,就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好评。陈寿叙事简略,三书很少重复,记事翔实。在材料的取舍上也十分严慎,为历代史学家所重视。史学界把《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合称前四史,视为纪传体史学名著。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