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经典必背> 《文言名篇》选集> 22、六国论 难度cl-10.0字数637
  •     【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

        【译文】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译文】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译文】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行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国论》文章结构及表现手法

        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也是当时时尚所推崇的“载道”之文,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03—前221)“七雄”中,齐、楚、燕、赵、韩、魏等六国被秦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天下之势”。

        全文共四段。首段以读史入手,开宗明义,提出六国“不免于灭亡”的原因是“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所致。文章的这一中心论点, 是作者读了六国世家,深思远虑,总结了六国相继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出的。这一论点也是总括全篇,贯穿全文的主旨。文章第二段概括地论述了当时七国的形势。指出韩魏两国是秦与诸侯争天下的关键所在。作者还用形象的比喻,强调了两国的重要作用。第三段对其重要性进一步加以阐述,并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指出诸侯各国不知天下之势,失去韩魏这个屏障,“而使天下受其祸”的严重恶果。第四段,作者从为六国设计的角度进行论述,对六国相继灭亡的命运,发出长长的悲叹。这悲叹是对六国不知天下之势的惋惜,也是对北宋王朝的讽谕。

        本文立意高远,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借批评齐、楚、燕、赵等国不明天下之势,因而破灭的历史,讽刺了北宋王朝不思积极抗击北方契丹、西夏的威胁侵略,却一味纳银输帛、妥协投降,以求苟且偷安的现实。

        从表现手法上看,此文结构严谨,逻辑严密。作者先以“天下之势”统领全篇,进而指出天下之势的关键在于韩魏,接着具体论述六国由于不知天下之势,终于招致灭国之祸,反复论证,步步深入,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简介
    一、苏辙的生平

        苏辙(1039年—1112年),北宋文学家。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年)与兄轼同科中进士。又同策制举。熙宁二年(1069年)任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因上书反对变法,于熙宁五年(1072年)出为河南府留守推官。元丰二年(1079年)因兄轼作诗讪谤罪,从坐谪监筠州盐酒税。元祐初,召为秘书省校书郎,改右司谏。元祐六年(1091年)拜尚书右丞,次年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绍圣初落职知汝州,三年(1096年)贬为化州别驾,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即位始得内调,退居许州颖滨。政和二年卒。南宋淳熙中追谥“文定”。

    二、苏辙的文学主张和成就
        苏辙与其父、兄合称“三苏”,其政治思想及文学创作都深受其父、兄的影响。他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在散文创作上主张养气为主,既注重内心修养,更注重广泛的生活阅历,因而特别推崇司马迁的文章。他的散文成就不如乃兄,但亦秀杰深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在宋代能自成一家。如《黄州快哉亭记》、《武昌九曲亭记》等,写景、叙事、抒情,笔调流畅,思致高远,是宋代散文中的名篇。亦擅长诗歌,其诗较为朴实平稳,缺少文彩,但亦有意境深远、语言清丽之作。他曾批评李白诗“华而不实”,可见出他在诗歌创作上的追求。

    文中人物

    [范雎]
        战国时魏人,著名政治家、军事谋略家。早年家境贫寒,后出使齐国为魏中大夫须贾所诬,历经磨难后辗转入秦。他同商鞅、张仪、李斯先后任秦国丞相,对秦的强大和统一天下起了重大作用。

    [商鞅]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汉族。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孝公死后,被贵族诬害,车裂而死。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