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中国文学全景>唐五代文学

二、盛唐诗歌

发布时间:2017-05-14

       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

1、田园山水诗

       这类诗歌最有名的作者首推王维。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习惯上又称他王右丞。他受佛教思想影响,厌倦官僚生活,长期隐居于辋川别业,热爱自然,熟悉农村,诗写得恬静闲适,具有一种静态美。如《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与王维齐名的诗人是孟浩然,原籍襄阳(在今湖北省),常被称为孟襄阳,据说他曾在张九龄官署偶然遇到唐玄宗。玄宗知道他的诗名,命他朗诵诗作。他诵读了《岁暮归南山》,其中有“不才明主弃”(我缺乏才能,所以圣明的君主不用我)一句,玄宗听了大不高兴,说:“是你不求当官,不是我不让你当官,你怎么能怪我!”后来他考进士没被录取,也没正式做官,长期漫游和隐居,以山水诗闻名于世。他的《过故人庄》一诗流传最广: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小故事

       唐玄宗开元十八年,孟浩然已经40岁了。他参加当年的进士考试,但名落孙山。在京期间,孟浩然和王维一见如故。结为至交。当时,王维在皇宫里供职。一日,他私自邀孟浩然到宫中谈诗论文。不料,家仆来报:“皇上驾到!”无处可躲的孟浩然只好钻进了一张床底下。结果被唐玄宗发觉,王维只得如实禀告。惊魂未定的孟浩然这才从床底下爬出来。玄宗笑着问他:“孟卿朕是早闻尔名,可诵近作博朕一笑否?”孟浩然略加思索,便吟出著名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敞庐。 不才明主弄,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明皇一听,顿时板下脸来说:“你自己不求仕进。朕什么时候遗弃过你?‘不才明主弃’。岂不是对朕的不满?你为什么不诵‘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那首诗呢?”玄宗当即下令:“放归南山。终生不仕。”

       孟浩然终于一生不得志。

2、豪放诗人:王翰、王昌龄、崔颢、李颀

       与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同时出现于盛唐诗坛的,有一群具有北方阳刚气质的豪侠型才士。他们较热衷于人世间的功名富贵,非常自信和自负,文学活动主要在开元、天宝年间,他们的诗歌创作具有豪爽俊丽而风骨凛然的共同风貌,创造出了清刚劲健之美。

       王翰是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为人狂傲而放纵。代表作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昌龄(698~约756),字少伯,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是个慕侠尚气的性情中人,因出身孤寒和受道教虚玄思想的影响,他的身上又有种一般豪侠之人缺乏的深沉,观察问题较为敏锐,带有透视历史的厚重感。如《出塞二首》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最擅长写的是七绝,代表作为《从军行七首》:“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其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其四)”

       除边塞诗外,王昌龄的送别诗和以女性生活为题材的作品也很出色。如《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借送友以自写胸臆,用“冰心在玉壶”自喻高洁,意蕴含蓄而风调清刚。

       崔颢(704~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于开元十一年(723)登进士第。由于他早年好赌博饮酒,择妻以貌美为准,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崔颢诗歌的“忽变常体”,是从他及第前两年的南游开始的,其标志是由汉水行至湖北武昌时创作的《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此诗用摇曳生姿的古歌行体入律,显出大气磅礴的狂放气质。此诗虽不甚协律,却被誉为唐人七律的压卷之作。

       李颀,嵩阳(今河南登封县)人,开元二十三年(735)登进士第,后退归家园,往返于洛阳、长安之间。他的诗歌《古从军行》较为著名:“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这首诗托古讽今,深刻揭露了唐代统治者穷兵黩武给胡汉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落笔沉痛,结末两句对比强烈,尤惊心动魄,发人深省。

凉州词的来历

       从初唐乃至开元盛世,边界上各少数民族对中原的侵犯始终未断,所以朝廷必须屡派军队前往御敌。而军队里除了带兵打仗的武官,也还需要一批文官随军掌管文牍事务,这样一来,大批的文人就有了去边塞参战的机会,“边塞诗”的发达也就由此而生。

       王翰以驾部员外郎的身份前往西北前线的,“驾部”是专门负责往前线输送马匹与粮草等军需物资。员外郎是个副职,基本也由文职人员担任,所以不忙不闲的,也还有时间作诗。王翰的这一首,显然是站在某位即将奔赴战场的将军角度上写就的——那将军在行辕里正痛饮着甜美的葡萄酒,而此刻,探子忽然来报说敌军到了。他来不及将剩下的酒喝完,催他披挂上阵的琵琶声便也奏响。他放下酒杯,跨上战马,这会儿似乎又感到酒劲儿有点上来了,摇摇晃晃的。不过,临行前他还是对身边的僚属们开了句玩笑说:没准儿我是醉倒在沙场上的,而不是被敌人打死的,即使如此你们也不能笑话我,因为自古到今,本来在那战场上就没几个人能回来。

3、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

       高适(704~765),字达夫,郡望渤海莜县(今河北景县)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高适是个非常自负、功名心极强的诗人,一心想通过立功边塞而封侯的理想和热情,促使他不畏艰险,两次北上蓟门,试图像汉代大将卫青、霍去病那样在边塞立功封侯。对边塞生活的实地体验和冷静观察,使他写出了极负盛名的边塞诗力作《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适作诗以质实的古体见长,近体律诗好的不多;但他写的一些与从军边塞相关的绝句,却有气质沉雄、境界壮阔的特点。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出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一个没落了的官僚家庭。其诗歌想象丰富,热情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尤其擅长七言歌行。两次出塞深入西北边陲,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他在《送郭父杂言》中说:“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追求功业而羡慕富贵,是盛唐士人的普遍心理,也是岑参慷慨从军的主要思想动机。

       岑参第二次出塞的幕主封常清,是其第一次出塞时的幕友,上下和同僚的关系都很融洽。尽管边塞生活比较艰苦,自然环境恶劣,岑参的心情却乐观开朗,充满了昂扬进取的精神。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幕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他以边塞生活为题的七绝也多有佳作,如《逢人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客居遥远边塞时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情真意切,虽只是用家常话写眼前景致,却道出人人胸臆中语,遂成为客中绝唱。

       王之涣(688~742),字季凌,绛州(今山西绛县)人。少有侠气,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噪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诗境壮阔雄浑,反映出盛唐士人高远开朗的胸襟。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二首》其一)在壮观中寄寓苍凉,慷慨雄放而气骨内敛,深情蕴藉,意沉调响。此诗当时即被配乐传唱,流传甚广。

4、李白

       李白是盛唐诗坛上最耀眼的一颗巨星,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的诗歌体现了开元时代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同时又反映了唐王朝处于极盛而衰的转折关头的社会现实。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据说在出生之前,母亲梦到太白金星入梦,所以取了这个名和字。他的祖籍是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于中亚细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李白青壮年时期家庭经济情况比较好,轻财好施,不到一年就散金三十万。李白在《上安州裴长史书》中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可见他是生活于一个很有文化教养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他广泛地学习各种书籍,并勤习写作。他自幼还好游侠,习剑术,喜欢与道士交往,追求隐居和求仙学道。

       李白把儒家思想和道家、游侠这三者结合为“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这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他自由不拘的性格和任性逍遥的情怀,主要来自道家思想的影响,而积极进取的人生追求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则来源儒家的用世精神。

乐府歌行体

       李白的乐府诗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借古题写现实,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如《上之回》、《丁都护歌》、《出自蓟北门行》、《侠客行》等。另一方面,是用古题写己怀,因旧题乐府蕴含的主题和曲名,在某一点引发了作者的感触和联想,用它来抒写自己的情怀,如《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等。如《蜀道难》的古辞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业未成时的悲愤。他用这一古题抒发自己的感叹,在诗中再三嗟呼“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再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洁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李白这种杂言体乐府,在体制和格调方面,与唐代盛行的歌行体几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差别,李白的乐府诗创作,实已完成了从汉魏古体到唐歌行体的根本性转变。一般把李白古诗中以歌、行、吟、谣等为题的纵情长歌作为其歌行的代表作。在这些作品里,抒情的意味更浓,诗中既不讲平仄,也不求对仗,随心所欲、纵横恣肆。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李白的绝句

       在李白的近体诗里,以绝句的艺术成就最高。李白诗歌,除大气磅礴、雄奇浪漫的壮美气势外,还有自然明快的优美情韵。如《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的七绝,以山水诗和送别诗居多,这类诗用天真纯朴的童心,和山水冥合际会。写景言情,都流露出俊逸的风神和爽朗的情韵。如:“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早发白帝城》)”

       李白绝句受乐府民歌的影响极为明显,在一百五十九首绝句里,拟乐府民歌的作品有四十五首。如《静夜思》、《秋浦歌》、《玉阶怨》、《越女词五首》、《巴女词》、《襄阳曲四首》、《横江词六首》等。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长于七绝,能够把五绝和七绝都写至最高水平的,只有李白一人。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巨大,首先体现在诗歌中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天生我才必有用”的非凡自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给沉重的封建士人提供了心灵释放的空间。其次,他的诗歌为后代诗人提供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典范。苏轼、陆游等大家,都受到了他的深刻影响。

李白沉香亭咏牡丹

       李白的沉香亭咏牡丹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说的是一天唐玄宗与杨贵妃在沉香亭观赏牡丹,歌手李龟年领着一班子弟奏乐歌唱。唐玄宗对李龟年说:“赏名花,对艳妃,你们怎么演唱旧词?这样吧,你快召李白来写新词。”李龟年赶到长安大街有名的酒楼寻觅,果然李白正和几个文人畅饮,已经喝得酩酊大醉。当李龟年向他传达圣旨时,他醉眼微睁,半理不睬地睡过去了。

       但圣旨是误不得的,李龟年只好叫随从把李白拖到马上,到了宫门前,又用几人左扶右持,推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见李白一醉如泥,便叫侍臣搀到玉床休息,吩咐端来醒酒汤,杨贵妃叫人用冷水喷面解洒。李白躺在玉床把脚伸向高力士,要他脱靴。高力士无奈,只好憋着一肚子气蹲下来为他脱,忙乱一阵,李白才从醉梦中惊醒。唐玄宗叫他快作诗助兴。李白微微一笑,拿起笔来,不到一炷香工夫,已经写成了《清平调》词三首:

(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三)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这三首诗,把牡丹和杨贵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人,人即花,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帝恩。第一首以牡丹比贵妃,歌咏她的美艳;第二首运用典故,以带露之花比贵妃得宠;第三首兼咏贵妃和牡丹。这组诗构思精巧,咏花咏人,紧密结合。诗中“云想衣裳花想容”等都是清新自然的佳句。

5、“诗圣”杜甫

       杜甫比李白晚生十一年,他主要生活于开元、天宝盛世;但他的创作主要集中在安史之乱以后。存诗1400多首,全面、深刻、真实地反映了唐代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矛盾,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愿望、要求,因而有“诗史”之称。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诗的“诗史”性质和写实手法

       在诗歌创作中,杜甫继承了《诗经》、《离骚》重兴寄的爱国忧民精神,又发展了两汉乐府民歌“写时事”的优良传统。如《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此诗作于杜甫困居长安期间,讽刺唐玄宗穷兵黩武而不顾百姓死活。诗的标题不用《从军行》一类的乐府旧题,而是自创新题,直接针砭时弊。

       杜甫在以时事入诗时,不仅仅只是客观的记述,他的笔端饱含着泪水和深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于是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不朽诗句。由于作者对乱离生活有着切身体会,才有“三吏”、“三别”等生动描写现实生活画面的杰出诗篇。《无家别》言:“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民不聊生,则国将不国,对于人民灾难的深切同情,全融入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里。

       杜诗里不乏贫贱夫妻、饥寒儿女的生活情景描写,以及思亲念友的情感抒发。如《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杜甫的写实艺术,也体现在对自然山水的描写中,这主要反映在他的纪行诗里。在对自然山水的描摹中,有时代的风云和自己的身影,使山水草木都充满着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与迟暮飘零之感,明显地有别于一般山水诗的流连光景。如《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是杜甫早年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种描述,主要是表示自己学力深厚,写作技巧娴熟。后来,当他经历了干戈离乱,饱尝人生的艰难困苦,并于诗中流露出难以抑制的悲怆情怀,创作日趋成熟后,再用“沉郁顿挫”来概括他的诗歌风格,才具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的含义,可以作为杜诗艺术风格的定评。

        杜甫的诗歌,反映的是一种时代加在无辜者身上的悲剧,笼罩着忧郁悲凉的气氛。当诗人写到自己的遭遇时,更是凄苦不堪,悲怆不已,如《逃难》:“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疏布缠枯骨,奔走苦不暖。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妻孥复随我,回首共悲叹。”

       残酷的现实把杜甫压得经常展不开眉头,他晚年的作品更是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如《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律诗成就

       杜甫的律诗成就最高,尤其到了晚年,杜甫纯粹的叙事古诗写得少了,写景抒情的律诗则特别多,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杜诗五律的代表作,格律严格,对仗工整,但写得浑融流转,无丝毫用力的痕迹。

       杜甫也是七律的第一位大家。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八句皆对而一气贯注,悲怆而不消沉,是拔山扛鼎式的悲歌,被后人评为古今七言律第一。

       杜甫的七绝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七绝比较随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日常生活,凡题材不足以构成长篇的,他多半用七绝来表达,如《绝句四首》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的童年故事

       杜甫小时候很贪玩,连板凳都坐不住,长到五六岁连一首诗都记不住.让爷爷很生气.在爷爷的严厉管教下,杜甫改掉了贪玩的习惯.发奋苦读,为了练好诗,他练习的习作装了整整一麻袋.杜甫成名以后曾在诗中表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心得.那就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相传杜甫小时候 因父母早逝 和姑姑一同居住 后来一种传染病盛行 他和姑姑家的孩子得了一样的病,因为大夫说要躺在东边的床上才能好,可是在东边只有一张床,所以他姑姑就让杜甫躺在那里,之后自己的儿子死了.这让杜甫深深感到,也是为他日后的忧国忧民的思想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唐军收复长安以后,杜甫也跟着许多官员一起回到长安。唐肃宗把他派到华州(今陕西华县)做个管理祭祀、学校工作的小官。杜甫带着失意的心情,来到华州。那时候,长安、洛阳虽然被官军收复了,但是安史叛军还没消灭,战争还很激烈。唐军到处拉壮丁补充兵力,把百姓折腾得没法过活。有一天,杜甫经过石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时间已经很晚了。他到一家穷苦人家去借宿,接待他的是老农夫妻俩。半夜里,他正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时候,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杜甫在房里静静听着,只听到隔壁那个老人翻过后墙逃了,老婆婆一面答应,一面去开门。

       进屋的是官府派来抓壮丁的差役,他们厉声吆喝着,问老婆婆说:“你家男人到哪里去了?”

       老婆婆带着哭声说:“我的三个孩子都上邺城打仗去了,前两天刚接着一个儿子来信,说两个兄弟都已经死在战场上。

       家里只有一个儿媳和吃奶的孙儿。你还要什么人?”

       老婆婆讲了许多哀求的话,差役还是不肯罢休。老婆婆没有法子,只好自己被差役带走,到军营去给兵士做苦役。

       天亮了,杜甫离开那家的时候,送别的只有老农一个人了。

       杜甫亲眼看到这种凄惨情景,心里很不平静,就把这件事写成诗歌,叫《石壕吏》。他在华州的时候,前后一共写过六首这样的诗,合起来叫做“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上一条:一、初唐诗坛
下一条:三、中唐诗坛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