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扩展阅读>古代文化生活全景>古代居住建筑

第二章 室内陈设和起居

发布时间:2017-05-14

1、室内陈设

四隅

       室有四角,古称角为隅。室内的西南角称做奥,此处为尊者居坐之处。西北角施设小帐,安藏神主,为人所不见的地方,称做屋漏。此外,东南角称窔(yào),东北角称宧(yí)。四隅都有幽深、隐蔽之意。阳光自户、牖入室,室内自然是北边亮南边暗,所以南边两角以奥、窔为名。

       四隅中以奥为最尊。奥是室内的主要祭祀之所。古人迷信,又是泛神论,单说居室中所要祭的神就有户、门、灶等。

       灶:一般在屋子的中央,这样既便于使室内四面的温度均匀,同时进火口对着户、牖可以保证烧火所需的自然气流,而进入室内的冷空气也立即得到加热。在照明困难的时代,灶火也是夜晚光亮的主要来源。

室内陈设

       南北朝以前没有桌椅凳,而是坐在地上。坐时在地上铺张席子,所以说“席地而坐”。睡觉也在席子上面,所以又有“寝不安席”、“择席之病”的说法。稍讲究一点的,坐时在大席子上再铺一张小席,谓之重席。

       古人居家的生活用具因贫贱而不同,以下是古书中常见到的。

       席筵:古人坐、卧时的铺垫用具,用芦苇、竹篾等编成。长的可坐数人,短的仅坐—人。席和筵,都是铺在地上的坐具。不同在于:筵比席长一些,是铺在地上垫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后来,筵席一词,被用以专指酒席。

       南北朝以前没有桌椅凳,而是坐在地上。坐时在地上铺张席子,所以说“席地而坐”。睡觉也在席子上面,所以又有“寝不安席”、“择席之病”的说法。稍讲究一点的,坐时在大席子上再铺一张小席,谓之重席。

       桌椅:桌,大约出现于汉代,到唐代,桌子逐渐多起来,于是出现了椅子。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中,就有人们围着桌子欢宴的场面,桌子很大,周围可坐好几个人。桌椅的广泛使用,使人们改变了席地而坐的习惯,同时也引起了许多生活用具的变化。

       几(jī):矮或小的桌子。古时人们席地而坐或坐在矮床上,用以吃饭、看书写字、休息或搁置物件。几,比较小,几面狭长,下面两端有足。

       床榻:床,供人坐卧的用具。在古代,坐具也叫床,小的只能坐—人。榻,一种供人坐卧的家具,四足,比较低矮。较小的,供—人坐;较大的,可坐也可卧。有的榻上两面有矮屏风。榻又特指备客留宿的床。

       胡床:古代一种可折叠的轻便坐具。东汉末年由胡地传入,故称“胡床”。汉灵帝时,宫廷很流行。魏晋南北朝时,关于胡床的记载已较多。将帅据胡床指挥作战;狩猎、竞射时也用胡床;居家时因胡床便于携带,可随处安置,因而使用较多。至隋,改名为交床,后来改床为椅,称为交椅。

       几、床、榻这几类摆设因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在人们的语言中留下了不少与此相关的成语,常用的有“明窗几净”、“床上叠床”、“扫榻以待”等。“明窗净几”是指明亮的窗子,洁净的小桌子。“床上叠床”指在床上再放一张床,比喻重复多余的事。成语“扫榻以待”则指扫除榻上的灰尘,等待客人来到,指热忱迎客。

       帷、幕:古代还在堂上室内设帷幕。帷与幕有别。《说文》:“在旁曰帷”,“帷在上曰幕”。堂上也可以张帷,但最初一般是丧礼的需要。在实际生活中根据需要,堂上也随时可以施帷。

2、古人的起居习惯

       古人坐时两膝着地,两脚的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现在朝鲜、日本还保留着这种坐法。因膝盖着地(或坐具),所以管宁的木榻“当膝处皆穿”。如果将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长跪,又叫跽(jì,记)。这是将要站起身的准备姿势,也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史记》:“[樊]哙遂人,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眼眶)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樊哙突然闯进而又怒容满面,使得项羽一惊,“按剑”与“跽”是同时产生的下意识准备起身自卫的动作。

       因当时的坐是跪坐,时间长了,不免会造成腿脚麻痹,甚至抽筋,于是,平时人们大都采用一种较为省力的坐法,称为“居”,即蹲踞。其姿势是两脚脚板着地,两膝耸起,臀部向下而不着地,实际上和蹲一样。

       当时的人们都是坐在席上的,如果两人相对而谈比较机密之事,或十分亲密,就会出现两人的膝盖相碰的情况,叫“促坐”,也叫“促膝”,后来演化为成语“促膝谈心”。

       古人还有一种“不规矩”的坐法,叫箕踞,或单称箕或踞。其姿势为两腿平伸,上身与腿成直角,形似簸箕。有他人在而箕踞是对对方的极不尊重。

       坐在席上也还有些讲究。《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坐不中席。”据说一张席子,独坐时以中为尊,既为人子,即使独坐也只能靠边。

       席子在室堂中要放正,即席的四边要与室堂的边、壁平行。《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尊者在堂,卑者在庭。宾客是受尊重的,所以在可以行宾主之礼的堂上,而宾客的从者则站在庭中。

3、居住地

       人们几千年所生活的都市、城镇、乡村,曾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古人的居住地以及相关的用语,都有哪些重要的呢?可以通过本章内容来了解、学习一下。

       国、都:最初,诸侯的封地称为“国”。卿、大夫的居住地建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称为“都”。国和都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周代规定:都的城垣大小不能超过国的三分之一。在诸侯国的领地内,只有一个国,但可以有许多个都。后来,“国”扩大指封国,即诸侯国;“都”也逐渐成为了大都市的通称。再后来,都又专指首都,为皇帝居住的都城的特称。

       邑:在殷周时是人口聚集点的统称。城大城小、人多人少都可称作邑,有“十室之邑”、“千室之邑”。国都也可称“邑”。邑的周围常要修筑围墙。

       城郭:城和郭都是为了防御外敌人侵和奴隶叛乱而修筑的高大的墙垣。城、郭连用时,泛指城;两者对举时,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城又引申指里城,郭指外城。故有“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说法。

       城镇:即城市和集镇,也单指集镇。乡间集市最初往往依托于物资集散的地点,进行定期的商品交换,继而在这些地方渐次建立起经常性的商业服务设施,逐渐成长为集镇。集镇一般比较小,主要为周围的农村地区服务。有的城市即由集镇发展而来。

       市廛(chán):市中店铺,又指店铺集中的市区。廛,原指古代城市平民一户人家所居的房地。

       市井:城邑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泛指街头、街市,又借指商贾。

       里闾:闾,可引申指里巷的门,再引申指人口聚居地。里闾合用,泛指里巷,后借指民间。

       鄙、野:古代都邑以外的地方称鄙、野或小邑。所谓庶民、野人,就是指聚居在鄙、野中的底层民众。

全部评价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