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下)> 42、论民本 难度cl-7.0字数812
  • 论 民 本
    《孟子》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尽心下》)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离娄上》)

        邹与鲁鬨。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

    论 民 本
    《孟子》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尽心下》)

       【译文】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离娄上》)

       【译文】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强加给他们。人民归向于仁,就像水流向低处、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为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为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为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即使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实行仁政,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邹与鲁鬨。穆公问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译文】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梁惠王下》)

       【译文】孟子回答道:“饥荒年头,您的百姓,年迈体弱的填尸沟壑,壮年人逃往四方,将近上千人了,然而您的粮仓里粮食满满的,库房里财物足足的,官员们没有一个向您报告(这些情况),这就是对上怠慢国君,对下残害百姓啊。曾子说过:‘警惕啊,警惕啊!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同样回报你的。’百姓从今以后可以反过来这样对待他们的长官了。您不要责怪他们了。(如果)您能施行仁政,百姓自然就会亲近他们的长官,愿为长官赴死了。”

        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

       【译文】孟子说:“没有固定的产业,却能保持一颗恒定的向善之心,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随之就没有恒定的向善之心。如果没有恒定的向善之心,就会胡作非为,坏事没有不干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处置他们,这是在坑害百姓。哪有仁德之人在位还用这种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贤明的君主要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一定要使他对上足够奉养父母,对下足够养活妻儿,好年成就终年能吃饱,坏年成也能免于饿死。这样之后引导他们一心向善,百姓也就乐于听从了。

        “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

       【译文】“ 而现在规定的百姓的产业,上不够奉养父母,下不够养活妻儿,好年成也还是一年到头受苦,坏年成还避免不了饿死。这(就使百姓)连维持生命都怕来不及,哪有空闲去讲求礼义呢?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来呢?五亩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丝棉袄了。鸡、狗、猪等禽畜,不要错过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亩的田,不要占夺农时,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对待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头发白了的老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老年人穿上丝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饿受冻,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是从来不会有的。”

    关注民生的《论民本》

    《论民本》的中心思想
        本文主要体现了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看到了人民的力量,认为民心向背决定一个政权的建立;而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的安居乐业。因而君主应该通过施行仁政来争取民心,进而称王天下。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这是孟子民本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孟子的理想政治形态,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孟子这一思想极具平民意识,它揭示了民众是立国根本的真理,充分肯定民众在社会生活、国家政治中的基础性作用。正因为君由民立、国由民兴,所以孟子才有这"民贵君轻"的震古铄今之论。可见,孟子不仅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而且是一个非常进步的政治家,他的"以民为本"思想显示了其匡时济世、救民水火的抱负胸襟和孜孜不倦、为民请命的使命感。"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无不是保民安民的结果,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体现了他民为贵、民为上的思想,一直到今天,孟子的民本思想还在闪耀着它灿烂的光芒。 

        孟子说:"认真对待学校教育,反复说明孝顺父母、敬重兄长的道理,头发白了的老人就不会肩扛头顶着东西赶路了。在这里,孟子强调了"孝悌"的重要性,孝悌,是儒家两大基本性的道德要求,是儒家学说一切君子修为的基础。"孝"即孝敬父母,也可延及所有长辈;"悌",指尊敬兄长。"孝悌"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 

        孔孟孝悌观的提出,目的在于从解决家庭关系入手,进而扩充到社会关系,使之服务于政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他们认为,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只有家庭中的爱确立了,才能有社会的爱,才能有济世观。在这个基础上,再向人民施以教化,使之上养父母,下和兄弟,"修其孝悌忠信",最后就能达到天下大治。孔孟的孝悌观是中国所独有的伦理观念,其对中国的德化作用及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亦是我们必须承认,不可低估的。 

    《论民本》的写作特点
        善于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如用"水之就下,兽之走圹"来比喻民众对仁义的归附;用"獭驱鱼"和"鹯驱爵"来比喻"桀与纣"的暴政,将民众驱赶到汤武处。 

        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辩论,逻辑严密。大量运用排比句式,使文章具有雄辩气势,有浓郁的文采。如在论述"民之归仁"时写到"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孟子及其《孟子》

    孟子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的生平
        和孔子一样,孟子也曾带领学生游历魏、齐、宋、鲁、滕、薛等国,并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他的政治主张也与孔子的一样不被重用,所以便回到家乡聚徒讲学,与学生万章等人著书立说,"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今天我们所见的《孟子》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但《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比现存的《孟子》多出四篇。赵岐在为《孟子》作注时,对十一篇进行了鉴别,认为七篇为真,七篇以外的四篇为伪篇。东汉以后,这几篇便相继亡佚了。 

    《孟子》的内容及篇目
        《孟子》一书是孟子晚年和弟子在一起共同编纂的,基本上是一部对话语录集。它比较详细地记载了孟轲游说各国时与各诸侯王及其他一些学人论难各种问题的经过和彼此的重要言论。是研究孟子及思梦学派(战国时儒家的一个学派)的主要材料。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 (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中的名言
    尽信书,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告子下)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公孙丑)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 

    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