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下)> 38、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难度cl-7.0字数417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译文】黄冈这地方出产很多竹子,大的有房椽那么粗。竹工破开竹子,剃去竹节,来代替用泥土烧制的瓦,家家户户都是这样的,因为这样做价钱便宜而且又可节省工时。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译文】黄冈城的城西北角。城上的垛墙坍塌了,草木丛生,荒芜着无人整理,我就在这地方建了两间小楼,与月波楼相连接。我从竹楼上向远处望,山色尽收眼底,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幽静辽远,不可以描述它的形状。这地方遇到夏天下急雨,听起来像有瀑布声;遇到冬天下大雪,听起来像玉石碎裂声。这地方适宜弹琴,琴声高扬而流畅;这地方适宜吟诵诗歌,吟诗声高亢美妙;这地方适宜下围棋,棋子敲击棋盘声叮铃作响;这地方适于作投壶之戏,投出去的矢击打在壶中的声音铮铮作响:(形成这种令人欢悦的声音)都是这竹楼的帮助。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译文】公事完毕回来的时间,我披着用鸟羽绒织成的大氅,头戴华阳巾,手里拿着一卷《周易》,点着香,面对香炉不出声地端坐,消除心中那些世俗之念。眼前除江流,山峦之外,只有顺风疾驰的帆船、沙洲上的鸟儿、如烟的云、眼前的竹林霞,竹林和野树罢了。等到酒力渐散,茶炉的烟气渐渐消散,送走夕阳,迎来夜月,这也是我在谪居之地的一个景象。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译文】那齐云楼、落星楼,高大虽然高大啊!井干(hán)楼、丽谯楼,华丽虽然华丽啊!但它们只用来收容歌妓、歌女,不是诗人的事,我也不屑于去做。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又入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译文】我听竹工说:“竹作瓦,只可用十年,假如加上一层竹瓦,就可以用二十年。”唉!我在至道至乙未年,从翰林贬到滁州;丙甲年,又改派到扬州;丁酉年,又回到京城进中书省;戊戌年除夕,我接到被贬齐安(黄州)的命令。己亥年闰三月,我到黄州郡。四年之间,往来奔走,没有空闲;不知道明年又在什么地方!我哪里害怕竹楼的朽烂呢?希望以后住在这儿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续修葺竹楼,希望这竹楼能不至于坏掉。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的文章线索

        本文是一篇闲逸自适,鄙视权贵,豁达大度,借景言情的纤秀文章。言词灵艳但不华丽,骈美但不空泛,质实但不笨拙,无雍荣华贵之浓艳,有淡雅清幽之姿容,风格疏朗潇洒,行文自然流畅,代表了王禹偁文章的固有特色。 

        前两段首先介绍竹瓦便宜而且省工省时,接下来作者在极简略地介绍了竹楼的位置之后,极写了竹楼的妙处,然后作者写出了居住在竹楼中人物的感受, 一股闲逸自适的情绪油然而生。 

        这两段文字,作者在写景中抒情,于抒情中咏物,使得情与景、物与我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人物与竹楼的外部环境产生心灵上的呼应,使得抒情主人公的情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把作者淡泊的生活态度如水晶一般通体透明地摆到读者眼前。 

        这两段文字,几乎全部是用四字短句,注意了语音的平仄,读起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并且采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方法,增加了文章的节奏感与音乐美,使散文的形式兼有诗歌的神韵,强化了作品的抒情性,推动和帮助了作者情绪的表达。 

        下面一段,接连用四座历史上的名楼与竹楼相对照。在两相对比中,使作者洒脱的胸怀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展示。作者不慕繁华,清高孤傲的形象卓然于竹楼之中,江天之外。 

        文章的最后部分极耐人寻味,不仅深沉,而且含蓄蕴藉。作者从竹瓦的耐久程度说及竹楼的易朽,又从自身不断谪贬迁徙的事实中申明他对朽与不朽的看法。平静的叙述,淡淡的感慨,都蕴涵着作者多年来仕途颠沛的愤激不平。同时又透出了他豁达自适,随遇而安,略显消极的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一、王禹偁生平 

        王禹偁(954—1001年),宋代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王禹偁为官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秉性刚直,遇事直言敢谏。一生中三次受到贬官的打击,乃作《三黜赋》,表现了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他提出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主张,虽大多数未被太宗、真宗采纳,却为宋仁宗时范仲淹等人的"庆历变法"开了先声。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 徙蕲州,卒,年四十六。 

    二、王禹偁的文学成就 
        古文方面,他是反对唐末以来浮靡文风,提倡平易朴素的优秀作家之一。他反对艰深晦涩,雕章琢句,为后来的欧阳修、梅尧臣等人的诗文革新运动开辟了道路,因此颇受后人推重。 

        在诗歌方面,他在创作中努力实践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许多诗歌表达了对当时农民、士兵的苦难境况的同情,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而且严于针砭自身,继承和发扬了杜甫“三吏”、“三别”与白居易《秦中吟》的风格。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