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下)> 23、答司马谏议书 难度cl-7.0字数428
  • 答 司 马 谏 议 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答 司 马 谏 议 书
    王安石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译文】鄙人王安石请启: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嗦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译文】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译文】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矛盾尖锐的北宋"变法运动"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他出任参知政事,开始推行新法。这一改革侵犯了大官僚大地主集团的利益,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群起反对。司马光本人更是不遗余力,除向朝廷陈述反对意见外,还三次致书王安石,攻击新法,横加罪名,妄图劝转或吓住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就是作者接到司马光第二封信《与王介甫书》后写的复信。 

        王安石所处的北宋,自其建立之始,就有意识地依靠豪绅不法地主的势力,作为其统治基础,采取 "不抑兼并" 、"不立田制" 的政策,纵容和庇护他们肆行兼并,还赋予他们以种种特权,"于是腴田悉为豪右所占,流民至无所归"(《宋史•谢绛传》)。不到全国人口总数百分之一的豪绅不法地主,却强占了全国耕地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广大农民丧失土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纷纷起义反抗。北方的辽和西北的夏,也不断向北宋发动掠夺战争, 而一些操纵大权的庸人,只图苟活偷生,充满失败主义情绪。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日益加剧,使 "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致使地主阶级内部加速分化。 

        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大官僚大地主集团,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和特权,强调谨守祖宗成法,反对任何触动他们利益的改革思想和活动; 而一些没有特权的中小地主及其进步思想家、政治家,一定程度上看出北宋王朝的腐败和没落,认识到若不稍微改弦更张,北宋的统治就有垮台的危险,遂主张变法革新。王安石就是他们之中的一个突出代表。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一做上参知政事就选拔了一批富有朝气、敢于创新的人,设置了一个创立新法的机构——制置三司条例司,他本人兼任该司的长官,制定了有关政府财政和社会经济的立法,推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变法运动。 

        由于王安石的变法,限制和打击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以及与他们有密切经济联系的庸懦士大夫们的利益,激起了那一伙人的群起反对。正当新法在激烈斗争中迅速推行的第二年,官绅豪右阶层的代表人物司马光便出来进行阻挠和破坏。他一方面上表神宗,攻击王安石,表明他与王安石的关系"犹冰炭之不可共器,若寒暑之不可同时" (《弹奏王安石表》)。另一方面又接二连三地写信给王安石,肆意诽谤新法。 

        本文虽是书信体裁,但从内容和写法看,又是一篇驳论性的论说文。作者在信中反驳了司马光责难新法的主要论点,辨明了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等五方面的是非,概述了"熙宁变法"的原委和性质。从而揭露了保守派只顾私利、不虑国家大计的行径,表明了自己以国事为重、革新政治的雄伟志向,以及不避诽谤、坚持改革的政治魄力。 

    文章解析气势高昂的《答司马谏议书》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开头至"冀君实或见恕也"),指出双方分歧的实质,说明此次复信的缘由。围绕是否要详细复信这个问题,作者说明两层意思。 

        第一层,收到司马光第一封信后没有具体答辩,是因为两人 "所操之术多异",即政治主张根本不同,无法折衷弥合,故辩说也不会得到司马光的谅解,不如不说。"所操之术多异"一句,既揭示了双方分歧的实质,又为全文写作定下基调。从结构上看,它是全文的楔子,亮出矛盾,领起下文。 

        第二层,现在要"具道所以"、详细自辩,是因为"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并期望司马光谅解自己不可改变的变法主张。这段兼顾书信特点,措辞委婉含蓄,态度彬彬有礼,然因内容涉及改革的是非曲直,故于委婉中仍具锋芒,在酬答之际, 决不放弃原则。 

        第二部分("盖儒者所争"至"则非某之所敢知"),逐条批驳对方的指责,表明自己坚持变法革新的决心。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最末两句),紧承上文,以旧时书信的一般套语结束全文,与篇首相呼应。 

    高超的论辩艺术 
        《答司马谏议书》集中显示了作者高超的反驳艺术。他以三百五十八字的这封短信,回击了司马光三千四百余字的长书。作者善于拎出敌论要点,逐一展开驳斥。由于去除枝蔓,只留主干,故使文意显豁、泾渭分明、是非判然,能击中要害。 

        同时,因为是书信,所以在理足气盛、词厉句锐之外,又有绵里藏针、柔中寓刚、软中透硬之妙,这就形成了本文语言精炼委婉、行文简截流畅,态度刚毅果断的特色,具有既驳敌论,又不失礼节,既严厉劲悍,又非诋毁责骂的驳论效果,充分体现了王安石大政治家的风度。另外,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不失书体特征。 

    轰轰烈烈的革命——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而掀起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以"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为原则,从理财入手,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均输法、青苗法、免役法(又称募役法)、市易法、方田均税法,并推行保甲法和将兵法以强兵。变法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它最终以失败而告终,王安石的缺陷和变法中的种种弊端是主要原因。 

    变法背景 
    三大矛盾 

    1、阶级矛盾尖锐:北宋初年,宋朝统治者由于对土地兼并采取"不抑兼并"态度,导致三分之一的自耕农沦为佃户和豪强地主隐瞒土地,致使富者有田无税、贫者负担沉重,连年的自然灾害加剧了农民苦难,因而造成各地农民暴动频繁。  

    2、民族对立严重:北宋与西夏和辽国发生多次战争。  

    3、统治集团内部矛盾突出:改革派与守旧派斗争激烈。 

    “三冗”危机 
    1、冗官,北宋政府采用分化事权的方式,集中皇权,比如,宰相职位一般有很多人担任,同时还设置了枢密使、参知政事、三司使,来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权。官职也不断增加,导致北宋机构臃肿;采用恩荫制,一个官僚一生当中可以推荐数十个亲属当官;北宋大兴科举,科举应试人数增加,取士人数也增加。  

    2、冗兵,政府为稳定社会秩序招收流民入军,军队数量增加,军费增加。  

    3、冗费,冗官、冗兵导致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北宋政府还要给西夏和辽"岁币",与此同时由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富豪隐瞒土地,导致财政收入锐减,因而造成了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 

    变法措施 
    机构改革 

        王安石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来作为三司的上级机构,统筹财政,是当时最高的财政机关,此机关除了研究变法的方案、规划财政改革外,亦制订国家一年内的收支,并将收入定其为定式。用市易法增加来财政收入。用保甲法防止农民的反抗,并节省军费。 

    赋税改革 
        方田均税法清出了豪强地主隐瞒的土地,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也减轻了农民负担,同时却严重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强烈反对。 

        青苗法使农民在新陈不接之际,不至受"兼并之家"高利贷的盘剥,使农民能够"赴时趋事",但具体实施中出现强制借贷现象,是王安石变法措施中争议最大的内容。 

    农业改革 
        新修水利,规定各地兴修水利工程,用工的材料由当地居民照每户等高下分派。只要是靠民力不能兴修的,其不足部分可向政府贷款,取息一分,如一州一县不能胜任的,可联合若干州县共同负责。 

    军队改革 
        用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和军器监法整顿了军纪,提高了军队素质。 

    变法结果 
        王安石的变法对于增加国家收入,有着积极的作用,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得以缓解。但各项新法或多或少地触犯了中上级官员、皇室、豪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因此,在每一项新法的推行过程当中,遂无例外地都遭受到他们的阻挠和反对。到宋神宗逝世之后,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此前的新法便在元祐初期全被废罢。史称元祐更化。

    勇敢的变法家和文学家——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北宋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他的政治变法对宋代社会经济具有很深的影响,被列宁誉为是"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政治改革家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因曾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江西临川人。他出身中下层官僚家庭,从小胸怀大志,后来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宰相)。他在许多地方担任过地方官,对于民间情况、政治的弊病和国家所面临的危机有相当的了解,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政治、经济主张,并曾在给仁宗皇帝的上书中提出变法的建议,后来主持了历史上著名的熙宁变法。但他的一套激烈变革的政策措施,既触犯了士大夫集团以及富商豪绅的利益,又与封建官僚制度不相适应,招致强有力的反对。在司马光全面废除新法后不久,忧愤而卒。有《临川集》传世。列宁曾评价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最伟大的改革家"。 

    文坛名家 
        王安石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歌上的成就超过散文。他的诗内容充实,倾向鲜明。不少诗反映了当时宋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腐败和危机,表现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主张改革弊政的思想。还有不少咏史、怀古的诗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明自己的政治见解和抱负。晚年罢相隐居以后,写了许多经过精工锤炼的写景小诗。最著名的如《书湖阴先生壁》、《泊船瓜洲》等。这些诗新颖别致,炼字炼句,妥贴自然,对宋代诗歌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王安石的诗对语言的锤炼十分讲究,传说《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改了十几次才确定下来。 

        王安石的散文以政论性的为多,它们或者根据对形势和时弊的深刻分析,提出明确的主张;或者针对政敌的指责,明辨是非,作出果断的答复。这些政论文都具有结构谨严、说理透彻、语言简洁、概括性强的特点。 

        王安石的词也很出色。《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通过描写金陵的美景揭露六朝统治阶级的腐朽生活,豪纵沉郁,被赞为咏古绝唱。它同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一词,开了苏东坡豪放的先声,给后来词坛以良好的影响。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