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下)> 7、包拯 难度cl-7.0字数404
  • 包 拯
    《宋史》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包 拯
    《宋史》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译文】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人……当天长县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译文】(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去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译文】(包拯)出使契丹,契丹命令典客对包拯说:“(你们国家的)雄州城最近开了便门,就是想引诱我国的叛徒,以便刺探边疆的情报吧?”包拯说:“(你们国家的)涿州城曾经也开过便门,刺探边疆的情报为何一定要开便门呢?”那个人便无言以对了。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译文】(包拯被朝廷)召令暂时代理开封府尹,升为右司郎中。包拯在朝廷为人刚强坚毅,贵戚宦官因此而大为收敛,听说的人都很害怕他。人们把包拯笑比做黄河水清(一样极难发生的事情)。小孩和妇女,也知道他的名声,叫他“包待制”。京城里的人因此说:“(暗中行贿)疏不通关系(的人),有阎罗王和包老头。”按旧规矩,凡是诉讼都不能直接到官署(递交状子)。包拯打开官署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到跟前陈述是非,办事小吏因此不敢欺瞒。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译文】包拯性情严峻刚直,憎恶办事小吏苛杂刻薄,务求忠诚厚道,虽然非常憎恨厌恶,但从来没有不施行忠恕之道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断绝往来。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他)曾经说:“后代子孙当官从政,假若贪赃枉法,不得放回老家,死了不得葬入家族墓地。假若不听从我的意志,就不是我的子孙。

    本文解析

    内容主旨
        文章通过记叙包拯生平的几件事情,颂扬了他廉洁奉公、爱憎分明、生活俭朴的品质。 

    写作特色
        第一,具体、概括互相配合。具体记叙与概括叙述相结合是这篇文章创作上的一大特色。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记载人物的生平及事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作者在行文时,力求活灵活现地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在智服盗贼、驳倒契丹这两件事上,记叙得较为具体生动,对于其为官清廉刚正、执法严明等事迹,则概括介绍。课文中,第一、二、三、五段主要采用了正面描写,第四段则穿插了侧面描写。第一、三段记叙得较为具体,第二、四、五段则记叙得比较概括,使得行文活泼、富于变化。 

        第二,活泼、生动,不呆板。课文选自正史,但仍不失生动、活泼。如第一、三段分别用十来字,把包拯智服盗贼、驳倒契丹、不辱使命的特点刻画得淋漓尽致。 

    文史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包拯任天长(今安徽天长县)知县,颇有政绩。庆历四年(1044),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赃吏》,认为清廉是人们的表率,而贪赃则是"民贼"。皇佑二年(1050)至三年间,包拯知谏院,曾三次弹劾外戚张尧佐,审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诈骗案,震动朝野。嘉佑元年(1056)十二月,朝廷任包拯权知开封府,在任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惩治了权贵们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文章讲的就是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几个故事。 

    文中人物包拯 
        包拯(999—1062),汉族,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累迁监察御史,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奉使契丹还,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幸大臣。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裕六年(1061),任枢密副使。后卒于位,谥号"孝肃"。包拯做官以断狱英明刚直而著称于世。知庐州时,执法不避亲党。 

    古代官职简介
        爵:即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 

        丞相: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综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一般只设一个丞相,俗称大丞相,有时分为左右两个丞相,右丞相专门管理国事,左丞相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不需要管理国事。 

        太师:指官职,又名太宰。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后多为大官加衔,表示恩宠而无实职。 

        太子太师:太子太师属"东宫三师"为名义上的太子老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称"三孤"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尚书:最初是掌管文书奏章的官员。隋代始设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 

        学士:魏晋时是掌管典礼、编撰诸事的官职。唐以后指翰林学士,成为皇帝的秘书、顾问,参与机要,因而有"内相"之称。明清时奉旨、侍读、侍讲、编修、庶吉士等虽亦为翰林学士,但与唐宋时翰林学士的地位和职掌都不同。 

        上卿:周代官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贵者谓"上卿"。 

        大将军:先秦、西汉时是将军的最高称号。魏晋以后渐成虚衔而无实职。明清两代于战争时才设大将军官职,战后即废除。 

        参知政事:又简称"参政",是唐宋时期最高政务长官之一,与同平章事、枢密使、枢密副使合称"宰执"。 

        军机大臣:军机处是清代雍正帝建造的辅佐皇帝的政务机构。任职者无定员,一般由亲王、大学士、尚书、侍郎或京堂兼任,称为军机大臣。军机大臣少则三、四人,多则六、七人,被称为"枢臣"。 

        御史:本为史官,秦以后置御史大夫,职位仅次于丞相,主管弹劾、纠察官员过失诸事。 

        枢密使:枢密院的长官。唐时由宦官担任,宋以后改由大臣担任,枢密院是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枢密使的权力与宰相相当,清代军机大臣往往被尊称为"枢密"。 

        左徒:战国时楚国的官名,与后世左右拾遗相当。主要职责是规谏皇帝、举荐人才。 

        太尉:元代以前的官职名称。是辅佐皇帝的最高武官,汉代称大司马。宋代定为最高一级武官。 

        上大夫:先秦官名,比卿低一等。 

        大夫:各个朝代所指的内容不尽相同,有时可指中央机关的要职。 

        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 

        太史:西周、春秋时为地位很高的朝廷大臣,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卿大夫、记载史事,兼管典籍、历法、祭祀等事。秦汉以后设太史令,其职掌范围渐小,其地位渐低。 

        长史:秦时为丞相属官,两汉以后成为将军属官,是幕僚之长。 

        侍郎:初为宫廷近侍。东汉以后成为尚书的属官。唐代始以侍郎为三省(中书、门下、尚书)各部长官(尚书)的副职。 

        侍中:原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地位渐高,等级超过侍郎。魏晋以后,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郎中:战国时为宫廷侍卫。自唐至清成为尚书、侍郎以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各司事务。 

        参军:"参谋军务"的简称,最初是丞相的军事参谋,晋以后地位渐低,成为诸王、将军的幕僚,隋唐以后逐渐成为地方官员。 

        令尹:战国时楚国执掌军政大权的长官,相当于丞相。明清时指县长。 

        巡抚:明初指京官巡察地方。清代正式成为省极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地位略次于总督,别称"抚院"、"抚台"、"抚军"。 

        校尉:两汉时期次于将军的官职。 

        知府:即"太守",又称"知州"。 

        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又称"知县"。 

        里正:古代的乡官,即一里之长。 

        里胥:管理乡里事务的公差。 

        都尉: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鸿门宴》:"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 

        冏卿: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因之"是吴默的字。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节度使:唐代总揽数州军政事务的总管,原只设在边境诸州;后内地也遍设,造成割据局面,因此世称"藩镇"。《红楼梦》第四回:"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与贾政并京营节度使王子腾。" 

        经略使:也简称"经略"。唐宋时期为边防军事长官,与都督并置。如范仲淹曾任陕西经略副使。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官位高于总督。如《梅花岭记》"经略洪承畴与之有旧",洪承畴降清后曾任七省经略,驻扎江宁。 

        刺史:原为巡察官名,东汉以后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教头:宋代军中教练武艺的军官,《水浒传》中的林冲就是京城八十万禁军的枪棒教头。 

        提辖:宋代州郡武官的官名,主管训练军队、督捕盗贼等事务。如《水浒传》中的鲁提辖鲁智深。 

        从事:中央或地方长官自己任用的僚属,又称"从事员"。《赤壁之战》:"晶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三省六部: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隋唐时,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机构,一般中书省管决策,门下省管审议,尚书省管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中书省长官称中书令,下有中书侍郎、中书舍人等官职;门下省长官称侍中,下有门下侍郎、给事中等官职;尚书省长官为尚书令,下有左右仆射等官职。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管官吏的任免与考核等,相当于现在的组织部)、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兵部(管军事,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刑部(管司法刑狱,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长官称尚书,副职称侍郎,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职。六部制从隋唐开始实行,一直延续到清末。 

    任免升迁常用词语
        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除:拜官授职,提升官职,如"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一句中的"除",就是授予官职的意思。而"左除"则是降级受职。 

        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 

        黜:"黜"与 "罢、免、夺"都是免去官职。 

        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 

        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 

        举:提升官职,对无官人士的提拔。 

        陟:升迁。指官吏的提升和进用。

    《宋史》

        《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于元末至正三年(1343年)由丞相脱脱和阿鲁图先后主持修撰,《宋史》与《辽史》、《金史》同时修撰。《宋史》全书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 

        《宋史》的主要史料来源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宋朝史官的原始记述,而这些史籍现在几乎全部佚失了,在其他书中虽然也有引用,但取舍、详略各不相同,加上在记载宋朝历史的各种文献中,只有《宋史》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状况,内容广泛而丰富,史料价值相当高。 

        由于卷帙浩繁,修史时间仓促,问题颇多,甚至有纪志表传间互相矛盾、一人两传、有目无文之类的现象。故历来指摘者颇多,自明代起,就有许多史家着手重修,成书者有王洙的《宋史质》、柯维骐的《宋史新编》、王维俭的《宋史记》、钱士升的《南宋书》、陆心源的《宋史翼》等。顾炎武、全祖望、章学诚等亦计划重修而未实现。但《宋史》保存了最大量原始资料,仍是研究宋代历史的重要著作。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