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名篇>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上)> 49、隆中对 难度cl-7.0字数524
  • 隆 中 对
    司马光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隆 中 对
    司马光

        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颍川徐庶与崔州平谓为信然。州平,烈之子也。

       【译文】诸葛亮起初居住在襄阳隆中,常常把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当时的人都不承认这件事。只有颍川的徐庶与崔州平相信如此。崔州平是崔烈的儿子。

        刘备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备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谓备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备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译文】刘备在荆州的时候,造访了襄阳的名士司马徵。司马徵说道:“庸常的学生和士人,如何能够明辨天下大事,真正能知天下大事的人,必然是世间的俊杰。这儿便有卧龙和凤雏。”刘备问他们是谁,司马徵回答道:“他们是诸葛孔明和庞士元。”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是否愿意见他?”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但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曰:“今曹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也。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译文】于是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蒙受风尘。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认为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跨州连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就名声低微,而且兵力薄弱,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用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良而有能力的人为他所用,孙权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向北占据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向东连接吴郡、会郡,向西连通巴郡、蜀郡,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夺取它的意图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诚信仁义在天下有名,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形势险要的地方,向西和各个少数民族和好,向南安抚各个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秦川,百姓谁敢不用箪盛饭、用壶盛浆来迎接将军您呢?果真像这样,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一天天地深厚了。关羽、张飞等非常不高兴了,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文章赏析

        《资治通鉴》中的《隆中对》主要根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不过稍加增删。《资治通鉴》的主编司马光是宋朝人,他在《资治通鉴》中,有比较重要的补充,而且有时又有删节,文字比《三国志》更简洁、精练,而简洁和精练是我国史学语言的传统。同时,我们可以用这个版本和《三国志》的版本进行对照。从现成的可比性中,发现差异,提出问题,深入分析。 

        “隆中对”这个题目,并不是《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原有的,而是后人加上去的。隆中是湖北襄阳的一个地方。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不大流行。从修辞的角度来说,"草庐对",有一点形象的感性,照理应该更受欢迎才是,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可能隆中是个小地方,而所论却是天下大事,小大的对比更显得诸葛亮胸襟之开阔。 

        《隆中对》第一段介绍诸葛亮的大志。这一段,大抵都是《三国志》的原文,但是《三国志》原文中有几句被司马光删节了。司马光删去了《梁父吟》这一句,这是由《资治通鉴》这部书的性质决定的。这是一本给皇帝阅读的书。"资治",就是为了给皇帝统治臣民提供参考谋略的。对于最高统治权术及其黑暗,不能有太严峻的怀疑和警惕。 

        第二段,进入主题了,写到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很特别的是,诸葛亮一直没有出场。第一句"先主屯新野"写得很简洁,为什么在荆州?史书前文有交代,这里就不必多费篇幅。这是《资治通鉴》作为编年史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本来有人推荐,诸葛亮完全可以出场了,但是,在《资治通鉴》中,又加上了一个司马徽(德操)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司马光的行文,比《三国志》略高一筹的地方,就在这里。 

        从文章来说,隆中对答,开诚布公的全部氛围就此具备。接下来刘备的语言,词语是很讲究的。先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这当然是指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接下去是: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接下去,诸葛亮说话了,这是隆中对的主要内容。要注意的是诸葛亮的视野。在这以前,司马德操就说过,诸葛虽然是个读书人,但和一般"儒生俗士"的不识时务不同。他是识时务的俊杰。这里,识时务,在古代汉语中,是褒义的。要理解"识时务",有两种办法,一是从字面上去钻研。时务,就是当时的事务。这里指的是政治军事事务。但什么叫做"识"?从现代汉语来说,是认识。这里,就不是一般的"认识"。需要用第二种方法,从上下文中进行体悟。这是比较深刻的见识,不但深刻,而且与众不同,在众人昏昏,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为现成观念所拘之时,能够清醒地保持自己的见地。 

        文章的立意在于,身居隆中,地处偏僻,名不见经传,实足年龄二十六岁的小青年,未出茅庐。天下三分的战略,尽在指掌之间。二百多字,如此简洁,又如此深邃,这是中国史家笔法的精萃,也是中国文学语言神品。 

        当然,这是《资治通鉴》的文本,《三国志》中,诸葛亮的话还不仅限于对于现状的分析,还有对未来的畅想。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孔明的这些话,是太乐观了,对自己的才能太自信了。从史学来说,这是诸葛亮的不足。诸葛亮初见刘备时,倡言只要派一上将和刘备一起出征就能轻易取得胜利。从文学上来说,这是很生动的一笔,正表现了这个二十六七岁年轻人,多多少少有点浪漫,有点天真的空想。可是从史学来看,毕竟为后来的实践所证伪,这种不切实际的空谈,司马光是不可能赞赏的,所以,把它删节了。

    司马光及其名著《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代史学家、文学家,陕州夏县(山西夏县,今划归闻喜、垣曲二县)涑(su素)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卒谥文正, 追封温国公。仁宗宝元二年进士,后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御史中丞。王安石变法,司马光因政见不合,自请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致力主编《资治通鉴》。哲宗元佑元年(1086),起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主持"元佑更化",尽废新法。当政八月而卒。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散文家,著作收在《司马文正公集》中。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司马光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十九年。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著述颇多。除了《资治通鉴》,还有《通鉴举要历》八十卷、《稽古录》二十卷、《本朝百官公卿表》六卷。此外,他在文学、经学、哲学乃至医学方面都进行过钻研和著述,主要代表作有《翰林诗草》《注古文学经》《易说》《注太玄经》《注扬子》《书仪》《游山行记》《续诗治》《医问》《凉水纪闻》《类篇》《司马文正公集》等。在历史上,司马光曾被奉为儒家三圣之一(其余两人是孔子和孟子)。在政治观点方面,司马光主张法制永远不变,其政治思想比较保守。他曾说:"先王之法,不可变也";他认为,象周威烈王命晋大夫魏斯等为诸侯,是弃"先王之礼",废"祖宗之法"。与王安石是政敌。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通贯古今。《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即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按年记载了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事实,是中国历史上一部编年史著作。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作者把这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编成后,宋神宗赵顼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简称《通鉴》。它体例谨严,结构完整,取材广泛,对史料取舍慎重,考证详密,文字质朴简洁,叙事清晰,文笔流畅,形象生动。如赤壁之战、肥水之战及李塑雪夜入蔡州等战争场面的描写,都成为历史散文的名篇。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资治通鉴》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