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 《孟子》(下)_课程版> 第四十课:孔子言大勇;匹夫之勇;养勇以胜敌 难度cl-5.0字数541
  • 孔子言大勇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匹夫之勇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孟子•梁惠王下》

    养勇以胜敌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上》

    孔子言大勇

        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从前曾子对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经在我的老师孔子那里听到过关于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正义不在我这里,对方即使是卑贱的人,我不去恐吓他;反躬自问,正义在我这里,即使对方有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匹夫之勇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宣王说:“先生的话可真高深呀!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喜好勇武。” 孟子说:“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一种人手持刀剑,怒目而视,说:‘他怎敢反抗我!’这只是匹夫之勇,只能抵挡住一个人。请大王能够把这种勇敢扩而大之。”

    养勇以胜敌

        孟施舍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孟施舍是这样培养勇气的,他说:“对待不能战胜的敌人,跟对待足以战胜的敌人一样无所畏惧。如果先估量敌人的力量后再前进,先考虑胜败的结果再交锋,这种人碰到数量众多的军队一定会害怕。我怎能做到每战必胜呢?不过是能够无所畏惧罢了。”

    孔子言大勇

        昔者曾子谓子襄①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②,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子襄:曾子弟子。
       ②褐宽博:地位低下者穿的粗衣。

    匹夫之勇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①。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

    —《孟子•梁惠王下》

       【注释】
       ①小勇:血气之勇。

    养勇以胜敌

        孟施舍①之所养勇也,曰:“②不胜犹胜也;量敌而后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孟施舍:人名,其人不可考,指勇士。
       ②视:对待。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著作有《孟子》。被认为孔子的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三、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故里

    四、《孟子》的荣誉地位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