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 《论语》(上)_课程版> 第八课:里仁为美;仁者安仁 难度cl-3.7字数439
  • 里仁为美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

    仁者安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里仁为美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人能居住于充满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不选择有仁德的地方居住,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仁者安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没有达到仁的境界的人,不可能安处困境,也不能长处乐境。仁德的人安守仁道。智者追求人境。”

    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即使得到了,君子也不会接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也不会接受。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哪怕是一顿饭的功夫,君子也不会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君子都会坚守仁德,不会去违背仁德。”

    里仁为美

        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仁②,焉得③?”

    —《论语•里仁》

       【注释】 
       ①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②处:居住。 
       ③知:音zhì,同智。
     

    仁者安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①,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②,知者利仁。”

    —《论语•里仁》

       【注释】 
       ①约:穷困、困窘。 
       ②安仁、利仁:安仁是安于仁道;利仁,认为仁有利自己才去行仁。

    以其道得之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①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②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④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注释】
    ①处:接受。
    ②恶乎:怎么能。
    ③终食之间:一顿饭之间。
    ④造次:仓促紧迫之时。

    孔子及其《论语》

    孔子的生平 
        孔丘 (前551年—前479年),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的成就 
        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后世并尊称他为"至圣"(圣人之中的圣人)、"万世师表",认为他曾修《诗》《书》,定《礼》 《乐》,序《周易》(称《易经》十翼,或称《易传》),作《春秋》。 

        在古代,小孩进学堂第一个拜的就是孔子。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1988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论语》的特点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或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论语》又善于通过神情语态的描写,展示人物形象。孔子是《论语》描述的中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征圣》);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此外,围绕孔子这一中心,《论语》还成功地刻画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皙的潇洒脱俗等等,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孔子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考虑其不同的素质、优点和缺点、进德修业的具体情况,给予不同的教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精神。

        据《颜渊》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有不同的回答,答颜渊"克己复礼为仁",答仲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慎施于人",答司马中"仁者其言也讱"。颜渊学养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中则答以细目。又如,同是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子路:"又父母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因为"由也兼人,故退之。"答冉有:"闻斯行之。"因为"求也退,故进之。"这不仅是因材施教教育方法的问题,其中还饱含孔子对弟子的高度的责任心。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