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分级阅读>经典阅读>古文> 《孟子》(上)_课程版> 第二十课:虽善言不受;陈相见孟子;伯夷盼明君 难度cl-4.5字数547
  • 虽善言不受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孟子•公孙丑上》

    陈相见孟子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滕文公上》

    伯夷盼明君

        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孟子•万章下》

    虽善言不受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就已。

    —《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把这种厌恶坏人坏事的心情推广开去,如果自己同乡下人站在一起,看那人的帽子没有戴正,就会不高兴地走开,好像自己会被污染一样。所以,当时各国诸侯虽然用好的言辞、好的职位来相请,他也是不接受的。之所以不接受,是不屑于接受罢了。

    陈相见孟子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滕文公上》

       【译文】陈相见到了孟子,转述许行的话说:“滕文公倒确实是贤明的君主;虽然如此,他还不懂得(贤君治国的)道理。贤君与老百姓一起耕作养活自己,自己做饭同时又能治理天下。现在滕国有堆满粮食钱财的仓库,这是剥削百姓来供养自己,哪能称得上贤明呢?”

    伯夷盼明君

        伯夷,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横政之所出,横民之所止,不忍居也。

    —《孟子•万章下》

       【译文】伯夷,眼睛不看丑恶的颜色,耳朵不听丑恶的声音。不是他中意的君主,不去侍奉,不是他满意的百姓,不去使唤。天下太平就入朝做官,天下混乱就辞官隐居。暴政施行的国家,乱民聚集的地方,他不愿居住。

    虽善言不受

        推恶恶①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②去之,若将③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不受也者,是亦不屑④就已。

    —《孟子•公孙丑上》

       【注释】
       ①恶恶:厌恶坏人坏事。
       ②望望然:不高兴的样子。
       ③浼:污染。
       ④不屑:不值得。

    陈相见孟子

        陈相见孟子,道许行之言曰:“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①。今也,滕有仓廪府库,则是厉民而以自养也,恶得贤?” 

    —《孟子•滕文公上》

       【注释】
       ①饔飧(yōng sūn):早饭叫“饔”,晚饭叫“飧”,这里用作动词,做饭。

    伯夷盼明君

        伯夷①,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恶声。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②则③,乱则退④。横政之所出⑤,横民之所止⑥,不忍居也。

    —《孟子•万章下》

       【注释】
       ①伯夷:孤竹国国君的长子。
       ②治:天下太平。
       ③进:入朝为官。
       ④退:辞官隐居。
       ⑤横政之所出:暴政发生的国家。横,不循法度。
       ⑥横民之所止:乱民聚集的地方。止,住。

    一、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主要代表之一。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著作有《孟子》。被认为孔子的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

    二、孟子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孟子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三、孟子的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该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说:“夫仁政,必自经界始”。所谓“经界”,就是划分整理田界,实行井田制。孟子所设想的井田制,是一种封建性的自然经济,以一家一户的小农为基础,采取劳役地租的剥削形式。每家农户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吃穿自给自足。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只有使人民拥有“恒产”,固定在土地上,安居乐业,他们才不去触犯刑律,为非作歹。孟子认为,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认为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天下人民的衷心拥护,这样便可以无敌于天下。孟子所说的仁政要建立在统治者的“不忍人之心”的基础上。孟子说:“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不忍人之心”是一种同情仁爱之心。“亲亲而仁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政就是这种不忍人之心在政治上的体现。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后来《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孟子故里

    四、《孟子》的荣誉地位
        孟子是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论语》《孟子》十一经书写刻石。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大学》和《中庸》被认为是孔子弟子曾参和孔子之孙子思的著作,这样,《孟子》一书便与孔子及孔子嫡系的著作平起平坐了,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科举考试的八股文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要“代圣人立言”。于是,《孟子》一书便成了明清两代士子们的必读书了。

课件资源 教程评论
我要评价
我要评价 x
请登录后评论